[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信息年龄的物联网组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2025.3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2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孙耀华;陈思齐;彭木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江新区智慧物联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12 | 分类号: | H04W72/12;H04W4/38;H04W84/18;H04L47/56;H04L47/6275;G16Y10/75;G16Y40/10;G16Y4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彭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赣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息 年龄 联网 组网 方法 | ||
1.一种基于信息年龄的物联网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各类物联网业务的信息年龄门限,对各物联网业务模块进行初始化部署,其中,信息年龄定义为自上一个成功传送到目的地的数据包生成以来经过的时间;
步骤2,根据各物联网业务的信息年龄门限,各雾接入点对其服务的各物联网业务无线网关进行轮流调度,进而获得各业务的初始信息年龄;
步骤3,所有业务信息年龄均初始化完成后,各雾接入点随后持续监测各业务的信息年龄,在后续每个调度周期开始时,计算各业务的门限与信息年龄之差,并据此对物联网无线网关进行调度,然后对调度业务的信息年龄进行更新;
步骤4,雾接入点在每个调度周期结束时对每个业务的信息年龄和相应门限进行比较,连续统计K个调度周期中业务i的信息年龄超过相应门限的次数Mi,并在K个调度周期结束时根据Mi以及过往网络性能状况对物联网业务模块部署、物联网业务传输方式进行更改;
其中,步骤1中,物联网业务模块用于实现物联网业务所需要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做出最优决策,进而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控制,物联网业务模块部署在雾接入点或云端处;
步骤1中,对各物联网业务模块进行初始化部署的步骤具体包括:
对于物联网业务i,若其信息年龄门限Ai小于等于预设门限值A,则将业务i的业务模块部署在服务业务i的无线网关的雾接入点处;若其信息年龄门限Ai大于A,将其业务模块部署在云端;
其中,预设门限A由物联网业务的总数量、各物联网业务的信息年龄要求、雾接入点数量、以及各雾接入点的计算存储能力综合得到,其中,雾接入点是具有数据存储和计算功能的增强型基站,通过前传链路与云端连接;物联网业务的无线网关负责将业务下的物联网终端接入雾接入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年龄的物联网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物联网业务无线网关具有协议转换功能,负责保证不同的感知层网络协议转变为统一的数据和信令,另外,物联网无线网关具有物联网终端设备管理功能,当接收到来自雾接入点的调度信息时,其发送指令到相应的物联网终端,使物联网终端采集并上传物理环境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信息年龄的物联网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包括:
将各物联网业务按信息年龄门限的值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先调度门限最高的N个业务的无线网关,然后以此类推,直到每个业务无线网关均被调度一次;
物联网业务无线网关接收到雾接入点的调度信息后,控制其下的物联网终端进行数据采集并上传,其中,上传的信息包括数据采集时间和采集的数据;
网关将聚合的数据、业务ID、数据采集时间发送至服务它的雾接入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信息年龄的物联网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网关将聚合的数据、业务ID、数据采集时间发送至服务它的雾接入点的步骤中,需要为聚合的数据包定义统一的数据采集时间,定义网关聚合的数据包的数据采集时间的方法为:网关聚合的数据包的数据采集时间为该网关聚合的来自各物联网终端的数据的采集时间中最早的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信息年龄的物联网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获得各业务的初始信息年龄的步骤具体包括:
雾接入点首次成功接收某业务数据包后,对其进行解析,提取数据采集时间和业务ID并记录,对于物联网业务模块位于雾接入点的业务,直接初始化信息年龄,即用当前时间减去数据采集时间,得到当前信息年龄的值,之后该信息年龄随时间线性增长;对于物联网业务模块位于云端的业务,雾接入点将数据包转发给相应的物联网业务模块,业务模块正确接收数据包后向雾接入点发送确认信息,雾接入点接收到确认信息后,利用当前时间减去数据采集时间,得到当前的信息年龄值,之后该信息年龄随时间线性增长,其中,雾接入点将各业务的信息年龄以元组方式进行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江新区智慧物联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赣江新区智慧物联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20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