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动力源剪刀式折叠翼面及其展开方法、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2006.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4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成;乔治;刘成刚;顾井峰;陈郁;陈乐平;鲁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3/56 | 分类号: | B64C3/56;B64C1/30 |
代理公司: |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专利中心 11215 | 代理人: | 刘光德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剪刀 折叠 及其 展开 方法 飞行器 | ||
1.一种剪刀式折叠翼面,包括上下层叠安装在转轴上的第一翼面和第二翼面,所述第一翼面和第二翼面可绕转轴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旋转;其特征在于,第一翼面具有第一质心,该第一质心相对于沿第一翼面长度方向经过转轴中心的轴线偏移预定距离;第二翼面具有第二质心,该第二质心相对于沿第二翼面长度方向且经过转轴中心的轴线偏移预定距离,使得上翼面与下翼面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质心与第二质心对称地布置在沿两翼面长度方向经过转轴中心的轴线两侧;
所述偏移距离满足如下条件:翼面发射出筒后,依靠发射初段加速度,借助翼面质心与转轴之间的偏移距离形成的沿单个翼面展开方向的转矩,大于该翼面展开过程中其相对运动部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矩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式折叠翼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面、第二翼面的一端分别具有形成轴孔的轴套,轴套中安装轴承与转轴可旋转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刀式折叠翼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面、第二翼面之间还设有一翼间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剪刀式折叠翼面,其特征在于,第一翼面与第二翼面相对的一侧形成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翼间挡板位于该第一环形凹槽中;该翼间挡板与第二翼面相对的一侧形成有第二环形凹槽,第二翼面轴套至少部分进入该第二环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式折叠翼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第一锁定机构用于在第一翼面展开到极限位置时,将该第一翼面与折叠翼面安装体之间相对锁定;第二锁定机构用于在第二翼面展开到极限位置时,将第二翼面与第一翼面之间相对锁定。
6.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该飞行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剪刀式折叠翼面。
7.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剪刀式折叠翼面的展开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翼面折叠状态时,通过发射筒内壁形成的包络面进行限位;翼面发射出筒后,翼面折叠状态的限位被解除,翼面处于自由状态,依靠发射初段存在的加速度,借助翼面质心与转轴之间的偏心距离,形成沿翼面展开方向的转矩,使两翼面分别向相反方向展开。
8.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剪刀式折叠翼面的展开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待发射状态,第一翼面与第二翼面之间具有一初始展开角度,并通过发射筒内壁形成的包络面进行限位;翼面发射出筒后,翼面折叠状态的限位被解除,翼面处于自由状态,依靠发射初段存在的加速度,借助翼面质心与转轴之间的偏心距离,形成沿翼面展开方向的转矩,使两翼面分别向相反方向展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剪刀式折叠翼面展开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一弹性元件沿展开方向向两翼面施加预定弹性力,以使两翼面保持所述初始展开角度的情况下,被发射筒内壁形成的包络面进行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剪刀式折叠翼面展开方法,其特征在于,翼面出筒后,弹性元件不再对两翼面施加作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20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管板类锻件的锻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紧凑型激光切割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