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传输管线用冷屏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1836.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0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沛;孙志和;胡居利;黄倩;任琪琛;丁怀况;卢毛磊;杜文清;滕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万瑞冷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传输 管线 用冷屏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传输管线用冷屏结构,包含冷屏和冷却管,还包括套装于所述冷却管外表面的至少一个过渡套筒,每个所述过渡套筒由一对半圆筒开口相对地对接连接而成,所述过渡套筒的外壁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焊接板,所述冷屏为筒状结构,所述冷屏的筒壁上设有容纳所述冷却管和所述过渡套筒的轴向缝隙,所述焊接板与所述冷屏中位于所述轴向缝隙周向两侧的筒壁焊接连接,所述冷屏与所述过渡套筒为同种材质。上述冷屏结构易于焊接、可靠性高,应用范围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温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位于低温传输管线用的冷屏结构。
背景技术
低温传输管线为减小低温液体漏热,特别是大口径、长距离、极低温流体的传输管道一般会在极低温流体管道与真空外管之间增加一层温度介于室温与低温流体之间的冷屏结构,以降低整个装置的漏热。冷屏结构包含冷屏和冷却管。冷屏一般为导热性比较好的金属材料,为了对冷屏实施降温,通常将冷却管与冷屏筒体焊接,以实现冷量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如采用焊接方式实现冷却管与冷屏的连接,为保证两者之间的传热效果,冷却管与冷屏往往采用同种的铝合金材质,并采用电弧焊进行连接。同时,管道的长距离传输必将会用低温冷缩补偿器进行管道之间的连接。现有的低温冷缩补偿器大多为钢制材料。常规的耦合形式往往因为冷却管与补偿器材质不同,要满足低温密封要求必须增加不同材质的转接头(即一种转接头两种材质),冷却管和补偿器分别与过渡接头相对应的材质进行分别焊接,存在焊接难度大、焊缝质量不高、焊接成本高的不足。
此外,采用焊接方式实现冷却管与冷屏的连接,容易造成冷却管壁厚局部减薄,同时在冷却管管壁焊缝位置产生焊接应力,降低管道韧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作出改进,即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焊接、可靠性高的低温传输管线用冷屏结构。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温传输管线用冷屏结构,包含冷屏和冷却管,还包括套装于所述冷却管外表面的至少一个过渡套筒,每个所述过渡套筒由一对半圆筒开口相对地对接连接而成,所述过渡套筒的外壁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焊接板,所述冷屏为筒状结构,所述冷屏的筒壁上设有容纳所述冷却管和所述过渡套筒的轴向缝隙,所述焊接板与所述冷屏中位于所述轴向缝隙周向两侧的筒壁焊接连接,所述冷屏与所述过渡套筒为同种材质。
进一步,所述过渡套筒为多个,且沿着所述冷却管长度方向排列布置。
进一步,所述过渡套筒采用过盈配合方式套装于所述冷却管外表面。
进一步,所述焊接板设于所述半圆筒的直边边缘处且与所述过渡套筒的轴向平行。
进一步,所述冷屏为铝合金材质,所述冷却管为不锈钢材质,所述过渡套筒为铝合金材质。
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的低温传输管线用冷屏结构,采用过渡套筒套装于冷却管、同时过渡套筒与冷屏焊接连接的方式,实现了冷却管与冷屏之间的可靠热连接。同时,由于冷却管采用与低温冷缩补偿器同样的材质,冷屏与过渡套筒之间也为同种的材质,同种材料之间的焊接技术难度低、焊接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低温传输管线用冷屏结构中冷却管与过渡套筒连接示意图。
图2是低温传输管线用冷屏结构中过渡套筒与冷屏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冷屏结构中过渡套筒与冷屏连接部的俯视图。
图4是安装完成后低温传输管线用冷屏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万瑞冷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万瑞冷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18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