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厂的节能减排装置及减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1534.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4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孙杰;成青衡;杨锋;蒙金妮;王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六和节能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1/08 | 分类号: | F22B31/08;F22D1/00;F23J15/04;F23J15/02;F23J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厂 节能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厂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厂的节能减排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能源利用效率低的缺点,包括炉体和洗气盒,炉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夹层,且炉体的底部连通有燃料管和通风管,炉体的顶部连通有烟气管,洗气盒的中部安装有滤布,烟气管的下端延伸至滤布的下侧,洗气盒的顶部连通有净烟气管,洗气盒的顶部连通有带阀门的加水管,且洗气盒的底部连通有带阀门的排水管,洗气盒的内部螺旋盘绕有位于滤布上侧的进水管。本发明可在对烟气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回收烟气中的热量,直接用于对锅炉水进行预热,降低了热量损失,蒸汽管道置于烟气管道内,降低了蒸汽的热量损失,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厂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厂的节能减排装置及减排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中国已有部分核电和水电机组,但我国煤炭丰富、电力偏紧、风力发电不稳定的资源特征决定了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火力发电仍然在电力工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火电技术必须不断提高和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发展火电的同时,节能减排尤为重要。火力发电的基本过程是: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使之成为水蒸气,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使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燃料燃烧后的烟气在排出的过程中会带走较多的热量,目前的烟气预热回收系统虽能够将烟气的部分热量回收,但回收的热量在再利用的过程中损失仍较严重,而且蒸汽在输送的过程中热量损失也较严重,使得能源利用效率难以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能源利用效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电厂的节能减排装置及减排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厂的节能减排装置,包括炉体和洗气盒,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夹层,且炉体的底部连通有燃料管和通风管,所述炉体的顶部连通有烟气管,所述洗气盒的中部安装有滤布,所述烟气管的下端延伸至滤布的下侧,所述洗气盒的顶部连通有净烟气管,所述洗气盒的顶部连通有带阀门的加水管,且洗气盒的底部连通有带阀门的排水管,所述洗气盒的内部螺旋盘绕有位于滤布上侧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洗气盒,且洗气盒与加热夹层连通,所述加热夹层的顶部连通有蒸汽管,且蒸汽管的前段位于烟气管内侧,蒸汽管的后段经烟气管的侧壁穿出。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外侧包覆有隔热套。
优选的,所述洗气盒包括上洗气半盒和下洗气半盒,且上洗气半盒和下洗气半盒法兰连接,所述烟气管、净烟气管和进水管均与上洗气半盒固定。
优选的,所述上洗气半盒内设置有限位框,所述滤布的下侧设置有与限位框密封固定的连接框。
优选的,所述滤布上开设有连通孔,且连通孔内安装有连接环,连接环内设有与上洗气半盒匹配的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下洗气半盒的下侧设置有升降架。
一种用于电厂的节能减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洗气盒中灌注刚好浸没进水管的洗气水,锅炉水经进水管注入加热夹层,炉体中燃烧燃料,为锅炉水供热,使其气化产生蒸汽;
S2、蒸汽经蒸汽管向汽轮机输送,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经烟气管注入洗气水中,蒸汽管位于烟气管内,烟气为蒸汽保温;
S3、烟气在洗气水中脱除烟尘和水溶性杂质,同时向洗气水放热,后经净烟气管输出;
S4、进水管中的锅炉水在注入加热夹层前,在洗气盒中吸收洗气水的热量,提高入炉初始温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在对烟气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回收烟气中的热量,直接用于对锅炉水进行预热,降低了热量损失。
2、本发明将蒸汽管道置于烟气管道内,用烟气给蒸汽保温,降低了蒸汽的热量损失,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六和节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六和节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15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