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发生装置电极间距的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0806.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2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卫星;李鹏;杨庆瑞;罗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14 | 分类号: | G01B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发生 装置 电极 间距 确定 方法 | ||
1.一种离子发生装置电极间距的确定方法,其特征是:
1)固定或确定相关试验参数值;
2)设置交流/直流高压电源、模拟被消电/加电物体、测试仪器,并在距离模拟被消电/加电物体中心位置垂直距离H处设置消电/加电棒;
3)消电/加电棒或放电极,与模拟被消电/加电物体的表面垂直设置,两者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消电/加电距离H;
4)将交流/直流高压电源的输出端与消电/加电棒的电源输入端对应电连接;
5)启动交流/直流高压电源,使其电压缓缓上升并使放电极上的高压达到放电极电压U;
6)测试仪器与交流/直流高压电源同时开启,测定时间T(s)内测试仪器接收到的放电电流的最大值I;
7)求取每单位长度电流值;
8)依据上述步骤测试各种放电极间距D1、D2、D3…Dm设置时,测试仪器接收到的最大电流I1、I2、I3…Im;
9)计算各种放电极间距D1、D2、D3…Dm下的接收到的最大电流密度J1、J2、J3…Jm;
10)取J1、J2、J3…Jm中的最大值对应的电极间距D,为最佳的离子发生装置电极间距。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电极间距的确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相关试验参数值至少包括消电/加电棒有效消电/加电长度L、放电极及针尖直径d、放电极电压U和消电/加电距离H。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电极间距的确定方法,其特征是在求取所述每单位长度电流值时的公式如下:
①L≤λ时:
②L>λ时:
其中,L表示消电/加电棒的有效消电/加电长度,λ表示模拟被消电/加电体的长度。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电极间距的确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测试仪器为示波器。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电极间距的确定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示波器的两个输入端之间,并接有一个电阻。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电极间距的确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电阻为无感电阻。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电极间距的确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模拟被消电/加电物体包含一个不锈钢材质的U形接地板;
所述的U形接地板只通过接地插座实现接地,以避免其他杂散电流的流入。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电极间距的确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U形接地板通过一个无感电阻接入大地。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电极间距的确定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无感电阻两端并接示波器,以观察放电电压或电流,从而计算出不同电极间距下的放电电流密度,并从其中选出最大值,以确定最佳电极间距D。
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电极间距的确定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U形接地板的表面敷设有塑料薄膜,以方便模拟对材料表面的消电/加电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080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接洁净墙板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双流网络的RGBD图像联合恢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