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纤维材料切割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400183.5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2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腾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1/18 | 分类号: | B26D1/18;B26D5/06;B26D5/08;B26D7/02;B26D7/06;B26D7/18;B08B15/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赵维达 |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纤维 材料 切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纤维材料切割装置,涉及纤维材料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切割纤维材料板时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的问题。所述工作箱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罩,所述工作箱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液压泵和第二液压泵,所述工作箱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液压顶,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液压顶,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液压顶和第二液压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的下方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通过轴承与第一滑轨转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纤维材料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材料是纤维状物质通过纺织加工工艺形成的结构化材料,通常也被称为纺织材料,纤维材料的应用历史已经相当的悠久,虽然并无明确的记录说明这种材料是何时产生,但在人类古代贸易中,纤维材料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充分说明纤维材料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可以制成纤维纸或各种纺织品直接用做绝缘材料,或用纸浸以液体介质后成为浸渍纸用作电容器介质和电缆绝缘,或浸(涂)以绝缘树脂(胶)后经热压,卷制成绝缘层压制品、卷制品作绝缘材料;或用绝缘漆浸渍制成绝缘漆布(带)、漆绸等用于电绝缘,天然无机纤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植物纤维或合成纤维结合使用,作为耐高温绝缘,用纤维材料制作成的纤维板,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将纤维板切割成若干个部分,当切割机切割纤维板时,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而目前的市场上的切割机都没有特意处理这些粉尘的装置,这些粉尘日积月累很容易损害工人的身体;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纤维材料切割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纤维材料切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切割纤维材料板时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纤维材料切割装置,包括工作箱和切割箱,所述工作箱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罩,所述工作箱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液压泵和第二液压泵,所述工作箱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液压顶,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液压顶,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液压顶和第二液压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的下方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通过轴承与第一滑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液压顶和第二液压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尘罩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二滑轨和防尘板,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二滑轨转动连接,所述防尘板内部安装有进尘筒。
优选的,所述工作箱的内部分别安装有集尘软管和出尘筒,所述切割箱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辊道台和第二辊道台,所述第一辊道台和第二辊道台的下方均安装有桌腿,所述工作箱的上方安装有吸尘器,所述吸尘器的外侧安装有吸尘管。
优选的,所述切割箱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减速箱,所述第一减速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减速箱的两侧均安装有转轴,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一伺服电机均通过转轴与第一减速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滚珠丝杆,所述第一滚珠丝杆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滚珠丝杆副,所述第一滚珠丝杆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升降台。
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台的上方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一端安装有切盘,所述切盘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一侧安装有转轴,所述切盘与固定台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腾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安腾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01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