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400096.X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7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华;黄险波;叶南飚;王琪;杨波;俞飞;李伟;吴国峰;罗忠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K13/02;C08K3/26;C08K3/34;C08K5/134;C08K5/526;C08J9/08;B29C44/02;B29C44/4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乙烯树脂100份、填料0~34份和发泡剂0.05~2.5份;所述聚乙烯树脂为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在230℃,2.16kg负荷下,所述聚乙烯树脂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10~30g/10min。本发明所述聚乙烯组合物通过对不同流动性的聚乙烯材料进行优选,获得聚乙烯组合物为一种微发泡材料,可以形成外部具有密实皮层的“三明治”皮芯结构,具有泡孔细密,其能够实现25%左右的减重,具有良好的隔音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成型性,在汽车风管、轮罩隔音材料、前围隔音材料等应用中有较好的前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聚乙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作为一种高性价比的通用塑料,通过改性后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优秀力学性能及耐化学品性,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广泛的应用于汽车内外饰产品中。
专利CN 109263214 A中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围隔音复合材料,包括中间层的吸音棉层和吸音棉层两侧的第一层高分子片材和第二层高分子片材,通过在在第一层高分子片材和第二层高分子片材中间靠近吸音棉的一面设置凸起障碍物而使得声波折射而大幅度改变声波方向使得吸音棉有效吸收声波,以上方法主要是从结构设计上着手,而不是材料自身结构方面出发,隔音改善效果存在明显提升空间。另外CN 109627550 A中公开了一种添加AC发泡剂的发泡材料,得到一种细密和闭孔率高的发泡材料,一方面其添加的AC发泡剂本身在发泡过程中会释放氨气,发泡后的残留物也存在致癌风险,因此,此类发泡剂的使用很难在家电和汽车产品中大范围的应用,同时,此专利展示的发泡PE材料添加了一定数量的EPDM、玻璃纤维,使得材料成型性能下降,限制了其在一些复杂结构零件的使用。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PE汽车内外饰隔音材料均为高分子材料加隔音棉组成多层组合隔音材料,材料制备工艺相对复杂,材料成本偏高,基于汽车行业轻量化的要求,各个零部件均有明确的轻量化指标。
因此本领域尚需开发一种制备简单且能有效适用于汽车复杂结构零件,既满足汽车对材料轻量化的要求,同时具有较好的隔音性能的汽车内外饰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乙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乙烯树脂100份、填料0~34份和发泡剂0.05~2.5份;所述聚乙烯树脂为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在230℃,2.16kg负荷下,所述聚乙烯树脂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10~30g/10min。
通过对不同流动性的聚乙烯材料进行优选,获得聚乙烯组合物为一种微发泡材料,可以形成外部具有密实皮层的“三明治”皮芯结构,具有泡孔细密,其能够实现10%左右的减重,具有良好的隔音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成型性,在汽车风管、轮罩隔音材料、前围隔音材料等应用中有较好的前景。
优选地,所述填料为碳酸钙和/或滑石粉。所述填料的粒度D50≤5μm。
优选地,所述填料为10~30份。填料的添加在材料发泡时起到起泡成核的作用,增加了起泡核的个数,泡孔数量增加,能够提升了材料的泡孔密度,同时降低了泡孔尺寸,提高发泡材料的隔音性能,但滑石粉添加过量也会进一步提升材料的粘度,使得材料的可膨胀性能变差,导致泡孔密度下降,当滑石粉在上述添加量时,能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更优选地,所述填料为24份。当滑石粉添加量为24份时,隔音效果最佳。
优选地,所述发泡剂为碳酸氢盐类和柠檬酸盐类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聚乙烯组合物还包含助剂0~2份和颜料0~2份。
优选地,所述助剂为抗氧剂、光稳定剂和润滑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00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