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顶阀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9517.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5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毕宁;王浩;康爱军;李鹏;贾晓慧;陈钢;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7/00 | 分类号: | F16K37/00;F16K3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顶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圆顶阀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用于物料输送系统中圆顶阀的电控部分,当阀门打开或关闭时,首先采集同步轴上的“开、关反馈”信号及“密封圈压力”信号,然后主控单元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逻辑计算、统计及延时后,输出控制指令,对阀门进行打开和关闭、密封圈充放气等动作;同时在电路板上集成有故障显示LED指示灯,可快速提示故障类型,并通过侧面的操作显示单元,实时监控阀门的实际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厂的物料输送系统,具体为一种圆顶阀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圆顶阀气密性好、无卡涩、耐高温、软密封等技术优点,目前国内物料输送系统中的装料阀(落灰阀)、出料阀普遍采用圆顶阀,并且在现场均布置有就地控制箱,其气动部分往往会放置在就地控制箱外部。
由于现场的实际工况比较恶劣(高温、粉尘等),气动部分因没有密闭保护,容易被飞灰腐蚀,当气路稍微漏气时,灰尘很容易进入到圆顶阀气缸内,严重影响到圆顶阀的正常工作。另外,就地控制箱内一般只有一个反馈信号,即:圆顶阀密封圈的充气压力信号,而没有圆顶阀的全开、全关反馈信号,这样就会对圆顶阀形成开环控制,即:因无法及时监测阀门实际的开关到位信号,而导致圆顶阀提前充气、挤破密封圈;并且当密封圈破损时,无法准确定位、分析、提示破损的真正原因,即:到底是开反馈引起的还是关反馈引起的密封圈破损,这样现场检修人员就无法直观的进行判断,势必会延长检修的时间,从而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就地控制箱不能对圆顶阀的打开或关闭状态进行实施监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圆顶阀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实现了圆顶阀开关状态的闭环控制,实时监测圆顶阀的开关状态,提高了圆顶阀的使用寿命,有效保证了物料输送系统地稳定运行。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圆顶阀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和同步轴;
所述同步轴的一端与控制装置连接,另一端与阀体连接,同步轴与阀体同步转动;
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单元,以及与其连接的气动单元和信号采集单元;
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阀体的开关状态,以及阀体上充气密封圈的压力参数;
气动单元,用于根据主控单元的输出信号,控制阀体的开闭动作,以及阀体上充气密封圈的充放气动作;
主控单元,用于输出阀体的开关指令和充气密封圈的动作指令,并根据充气密封圈的压力参数输出报警信号。
优选的,所述气动单元包括与主控单元连接的电磁阀和快速排气阀,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所述气缸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气源连接;
所述快速排气阀通过第二电磁阀与气源连接,快速排气阀安装在充气密封圈的进气口。
优选的,所述采集单元包括压力开关和两个微动开关;
压力开关设置在充气密封圈的气路上,并与主控单元连接,用于检测充气密封圈的压力参数;
所述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分别与主控单元连接,同步轴的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阀体打开或关闭,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交替触发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
优选的,所述主控单元设置在壳体中,同步轴的一端伸入壳体中,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环绕设置在同步轴的四周。
优选的,所述同步轴和阀体之间还设置有气缸,同步轴的一端与气缸的转轴连接,气缸与阀体连接,气缸与气动单元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种圆顶阀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阀体关闭的控制方法和阀体打开的控制方法;
阀体关闭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9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