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污泥分离旋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9495.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3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左剑恶;潘志成;王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C5/107 | 分类号: | B04C5/107;B04C5/12;B04C11/00;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尹玉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污泥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污泥分离旋流装置,属于旋流器技术领域,包括旋流器,旋流器的上部的一侧偏心设置有进料管,旋流器的顶部的一侧偏心设置有溢流管,旋流器的底部设置有粗砂管,旋流器的内部转动设置有筛滤装置,筛滤装置的顶部延伸至旋流器的顶部外侧并连接有驱动装置;溢流管与第一离心装置的进端连接,第一离心装置的排液端通过第一回流管与进料管连通;粗砂管与第二离心装置的进端连通,第二离心装置的排液端通过第二回流管与进料管连通;本发明具有分级分离杂质、杂质滤除度更高、有效分离污水中的小颗粒杂质、流器进水压力稳定、辅助调节旋流器进水压力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旋流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污泥分离旋流装置。
背景技术
旋流器作为一种常用的分级浓缩设备,具有处理量大、分级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安装方式灵活等特点,在矿山、冶金、石油和化工等领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料浆运动的特有形式,使其沿径向产生高的切线速度、大的速度梯度和强的紊流现象,形成比重力场大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的离心力场、巨大的剪切应力和剧烈的混合作用,从而使其具有分级、选别、浓缩、澄清、洗涤和传质等多种分离功能,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众多技术领域。纵观目前的发展形势,凡是有粒度差、密度差和形状差的两相料浆分离工程,旋流器无疑是其设备选择的优选方案之一。
但是现有的旋流器只能将污水中的大颗粒的砂砾等杂质与水体进行分离,大颗粒的砂砾从旋流器底部的出口脱出,而旋流分离后的水体从旋流器顶部的溢流口溢出。虽然大颗粒的杂质被脱出,但是溢流出的水体中依然含有较多的小颗粒的杂质上位滤除。因此针对现有的旋流器对水体中的小颗粒污泥无法有效分离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污泥分离旋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污泥分离旋流装置,实现多级分离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小颗粒杂质,并利用分离后的水体进行进水调压的功能。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污水污泥分离旋流装置,包括旋流器,所述旋流器的上部的一侧偏心设置有进料管,旋流器的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溢流管,旋流器的底部设置有粗砂管,所述旋流器的内部转动设置有筛滤装置,所述筛滤装置的顶部延伸至旋流器的顶部外侧并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溢流管与第一离心装置的进端连接,所述第一离心装置的排液端通过第一回流管与进料管连通;所述粗砂管与第二离心装置的进端连通,所述第二离心装置的排液端通过第二回流管与进料管连通。
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污水从进料管进入旋流器的内部并沿着旋流器的内壁进行旋流,此时污水中较重的大颗粒污泥等杂质形成外旋流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朝向旋流器底部的粗砂管沉积,而污水水体形成内旋流并在后续进水的压力作用下旋流向旋流器的顶部的溢流管。在水体向上旋流时,驱动装置驱动旋流器内部的筛滤装置转动,且筛滤装置的转动方向与水体的旋流方向相同,但筛滤装置的旋转速度低于水体的旋流速度。水体在向上旋流的过程中,因为筛滤装置的转动速度慢于水体的旋流速度,因此水体会通过筛滤装置,此时水体中没有进入外旋流的较小的杂质被筛滤装置滤除沉积在筛滤装置上,伴随着筛滤装置的转动,筛滤装置上的小颗粒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动至旋流器的内壁的外旋流处,此时较小的杂质进入外旋流朝向旋流器底部的粗砂管沉积,实现水体中小颗粒杂质的第一级滤除。经过筛滤后的水体通过溢流管进入第一离心装置,此时第一离心装置工作,将水体中残留的小颗粒杂质进一步离心分离,分离出的小颗粒污泥从第一离心装置的出泥端脱出,分离出的水体通过第一离心装置的排液端进入第一回流管并回流至进料管;从粗砂管脱出的大颗粒污泥中依旧含有水分,此时大颗粒污泥进入第二离心装置,此时第二离心装置工作,将大颗粒污泥中的水体与大颗粒污泥进一步分离,分离出的含水少的大颗粒污泥从第二离心装置的出泥端脱出,分理出的水体从第二离心装置的排液端进入第二回流管回流至进料管;回流至进料管的水体辅助调节进料管处的水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94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