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计算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99329.9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4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栗峰;董存;王会超;耿天翔;周昶;耿多;叶荣波;范高锋;孙檬檬;郝雨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H02J3/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实时 能力 计算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计算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将所述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分别带入预先构建的送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模型、受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模型和特高压直流系统新能源实时输送模型得到送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受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和特高压直流系统新能源实时输送能力;将送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受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和特高压直流系统新能源实时输送能力带入预先构建的计算模型得到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将送、受端区域和直流系统相协调运行,快速求解了计及特高压直流系统的两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为调度机构优化跨区域系统发输电计划,促进两区域富余新能源发电消纳提供了数据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送端区域电力系统、受端区域电力系统和特高压直流系统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计算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部分区域已无法仅依靠本地负荷需求完全消纳新能源发电,借助特高压直流线路进行跨区域外送消纳是目前的重要解决措施。特高压直流线路将送端区域电力系统和受端区域电力系统联结构成跨区域系统,通过协调两区域火电机组、新能源场站和特高压直流线路的发输电计划,促进跨区域系统中的富余新能源发电外送消纳。目前为能在实时尺度下,优化跨区域系统发输电计划,促进两区域富余新能源发电消纳,快速求解计及特高压直流系统的两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为调度机构提供数据参考是目前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区域无法仅依靠本地负荷需求完全消纳新能源发电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计算方法及系统,将送、受端区域和直流系统相协调运行,快速求解计及特高压直流系统的两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为调度机构优化跨区域系统发输电计划,促进两区域富余新能源发电消纳提供数据参考,具体方案如下:
获取电力系统运行数据;
将所述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分别带入预先构建的送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模型、受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模型和特高压直流系统新能源实时输送模型得到送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受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和特高压直流系统新能源实时输送能力;
将所述送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受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和特高压直流系统新能源实时输送能力带入预先构建的计算模型得到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
优选的,所述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包括:当前送端区域调度计划、受端区域火电机组运行参数、负荷需求曲线、火电机组发电计划、特高压直流系统输送计划、特高压直流系统中火电机组运行参数和火电机组发电计划。
优选的,将所述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带入预先构建的送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模型得到送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包括:
将当前送端区域调度计划、负荷需求曲线和火电机组发电计划输入预先构建的送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模型得到送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
优选的,所述送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模型,包括:
以送端区域火电机组运行状态、火电机组发电功率和特高压直流线路输送功率作为所述送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模型的决策变量;
以送端区域新能源消纳最大和送端区域新能源消纳最小作为所述送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模型的优化目标;
以送端区域电力系统电力平衡约束、送端区域电力系统备用约束、送端区域电力系统中火电机组运行约束、送端区域电力系统中火电机组运行初始约束和特高压直流系统输送约束作为所述送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模型的约束条件。
优选的,将所述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带入预先构建的受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模型得到受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包括:
将所述受端区域火电机组运行参数、负荷需求曲线和火电机组发电计划输入受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模型得到受端区域新能源实时消纳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93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