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财会机器人及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98646.9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2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斯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B41K3/04 | 分类号: | B41K3/04;B41K3/62;G06V30/414;G06V30/416;G06V30/42;G06V30/164;G06V30/162;G06T7/70;G06F40/186;G06F2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胡若玲 |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财会 机器人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财会机器人,包括车体、设置在车体上的底盘驱动结构,还包括安装在车体前端底部的脚控开关,从下往上依次安装在车体上的密码柜、碎纸机、工具箱、凭证预处理箱和一体式计算机,所述凭证预处理箱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凭证信息录入箱、凭证打孔箱和凭证盖章箱,所述凭证信息录入箱通过图像采集模块以及内载于一体式计算机内的图像处理模块实现凭证信息的录入;所述凭证打孔箱通过凭证固定机构和凭证打孔机构实现凭证的打孔操作;所述凭证盖章箱通过凭证固定组件和凭证盖章机构实现凭证的盖章操作,所述脚控开关用于分别启动图像采集模块、凭证打孔机构和凭证盖章机构。本发明集多种功能为一体,大大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财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财会机器人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财务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一般是填制各种记账凭证,处理账务,编制各种有关报表,还会涉及一些票据盖章、凭证装订等操作,大多数会计人员在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的办公桌进行工作,结构功能比较单一,同时票据数据的录入大多采用人为核对的方式进行,容易出现错误,从而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财会机器人,集多种功能为一体,大大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财会机器人,包括车体、设置在车体上的底盘驱动结构,还包括安装在车体前端底部的脚控开关,从下往上依次安装在车体上的密码柜、碎纸机、工具箱、凭证预处理箱和一体式计算机,所述凭证预处理箱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凭证信息录入箱、凭证打孔箱和凭证盖章箱,所述凭证信息录入箱通过图像采集模块以及内载于一体式计算机内的图像处理模块实现凭证信息的录入;所述凭证打孔箱通过凭证固定机构和凭证打孔机构实现凭证的打孔操作;所述凭证盖章箱通过凭证固定组件和凭证盖章机构实现凭证的盖章操作,所述脚控开关用于分别启动图像采集模块、凭证打孔机构和凭证盖章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工具箱用于放置财务工具,其内安装有一用于实现凭证装订线缠绕的卷绕机构,且工具箱上设有一凭证装订线出口,所述脚控开关还用于实现卷绕机构的正向反向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上安装有至少两个密码柜,每个密码柜均通过隔板隔成若干层,用于放置财务文件。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挖掘凭证图像中内载的凭证信息,并将挖掘到的凭证信息连通对应的凭证图片填入预制的模板内,实现凭证信息的自动录入。
进一步地,所述凭证固定机构包括一抽拉板、通过两电动伸缩杆安装在抽拉板上的压板、呈十字交叉设置的横向挡板和竖向挡板、通过电动伸缩杆安装在凭证打孔箱内顶面上的斜压板,该抽拉板呈抽屉状,横向挡板和竖向挡板可滑动安装在抽拉板内,抽拉板的侧壁上设有与横向挡板和竖向挡板相配合的滑槽,且横向挡板上开设有与竖向挡板相配合的开槽,竖向挡板上设有与横向挡板相配合的开槽,竖向挡板上顶面还开设有与压板相配合的凹槽,斜压板的数量为2个,分别通过带伺服装置的滑块安装在凭证打孔箱14内顶面的下方,斜压板顶端中心处通过电动伸缩杆与滑块固接,带伺服装置的滑块可实现斜压板的左右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凭证打孔机构包括带伺服装置的驱动机构、电动打孔钻,该电动打孔钻通过带伺服装置的驱动机构安装在凭证打孔箱的内顶面下方,带伺服装置的驱动机构可实现电动打孔钻的左右前后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凭证固定组件包括磁性抽拉板以及吸附在磁性抽拉板上的若干固定板,所述凭证盖章机构包括印章本体、罩设在印章本体上的印章罩,印章本体通过一电动伸缩杆A安装在凭证盖章箱的内顶面下方,印章罩通过一组电动伸缩杆B安装在凭证盖章箱的内顶面下方,一组电动伸缩杆B对称设置在电动伸缩杆A两侧,初始状态下,印章罩罩设在印章本体上,凭证盖章箱的内顶面上设有用于驱动印章罩前后或左右移动的驱动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未经重庆财经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86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铁列车复合防寒材
- 下一篇:适用于多场景的移动端SDK及其混合授权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