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铁列车复合防寒材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98627.6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6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周光远;聂赫然;黄志成;顾铭茜;周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天晟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3/12 | 分类号: | B32B3/12;B32B27/02;B32B9/00;B32B5/18;B32B7/12;B32B9/04;B32B15/04;B32B27/08;B32B27/10;B32B27/12;B32B27/18;B32B27/28;B32B27/32;B32B27/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伟 |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复合 防寒 | ||
1.一种复合防寒材,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气体腔;
所述隔热气体腔的上、下腔壁之间,在隔热气体腔内设置有隔热气体腔支撑壁;
复合在所述隔热气体腔上面的第一隔热层;复合在所述隔热气体腔下面的第二隔热层;
复合在所述第一隔热层外面的第一保护层;复合在第二隔热层外面的第二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防寒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气体腔具有密封结构;
所述隔热气体腔的上腔壁为第一密封层;
所述隔热气体腔的下腔壁为第二密封层;
所述隔热气体腔支撑壁的个数包括一个或多个;
所述第一密封层、第二密封层和多个隔热气体腔支撑壁形成独立的密封的隔热气体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防寒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气体腔为蜂窝结构隔热气体腔;
所述蜂窝包括芳纶蜂窝、纸蜂窝、聚丙烯蜂窝、PET蜂窝和聚碳酸酯蜂窝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隔热气体仓的尺寸为10~3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防寒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层的厚度为0.1~0.5mm;
所述第二密封层的厚度为0.1~0.5mm;
所述密封层的材质包括聚四氟乙烯膜、聚酰亚胺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碳酸酯薄膜和尼龙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防寒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气体腔内填充有隔热气体;
所述隔热气体腔的高度占所述复合防寒材的厚度的10%~30%;
所述隔热气体腔的高度为3~15mm;
所述隔热气体包括空气、氮气和惰性气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防寒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厚度为1~2mm;
所述第二保护层的厚度为1~2mm;
所述保护层的材质包括金属箔、无纺布、陶瓷纤维布、硅胶布和芳纶纤维布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防寒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厚度占所述复合防寒材的厚度的35%~45%;
所述第二隔热层的厚度占所述复合防寒材的厚度的35%~45%;
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厚度为10~30mm;
所述第二隔热层的厚度为10~30mm;
所述隔热层的材质包括聚酰亚胺泡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防寒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泡沫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原料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防寒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的方式包括粘接、压合和涂覆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粘接的粘接剂包括环氧胶黏剂、聚酰胺胶黏剂、丙烯酸酯胶黏剂、聚氨酯胶黏剂和酚醛树脂胶黏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复合防寒材为用于高铁列车的隔热防寒复合结构材料。
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防寒材在车辆或轨道交通方面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天晟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天晟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86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