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8310.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周礼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88 | 分类号: | C09K11/88;C09K11/02;H01L51/50;B82Y20/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黄志云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发光二极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包括量子点颗粒和连接在所述量子点颗粒上的表面配体,其中,所述表面配体的分子结构为L1‑L2‑L3,其中,L1为配位基团,L2为共轭基团,L3为给电子基团。本发明提供的量子点,在量子点颗粒表面引入分子结构为L1‑L2‑L3的表面配体,通过给电子有机基团L3的作用,促进共轭体系的有机基团L2形成离域的共轭电子云离域,从而可以有效增强L1配位基团上配位原子与量子点表面配位原子的配位键牢固性,充分钝化量子点表面,提升量子点材料的稳定性和发光性能,提高量子点材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基于量子点的发光二极管(QLED)作为近年来新型的显示技术,具有重要的商业应用价值。量子点是无机半导体纳米晶体且具备光化学稳定性,具备发光波长连续可调、发光光谱半峰宽窄且色纯度高等优势,可通过溶液法工艺,结合高效稳定无机发光中心和溶液加工的优势获得高色域、高显色指数的光电显示参数。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QLED器件的效率和寿命研究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随着量子点材料合成学的发展和器件工艺的优化改进。目前,最好的红/绿/蓝QLED电致发光器件的外量子效率(EQE)均已超过20%,且红色和绿色器件的寿命T50@100nit分别超过100000小时和76000小时,已经接近于商业应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水平。目前,由于表面配体与量子点连接的配位键成键能力较弱,量子点的表面配体在电激发条件下受载流子传输和发热等原因,导致发生反应和/或脱落致使QLED器件的发光效率较低,为了解决如上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蓝色合金量子点、制备方法及其电致发光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上述量子点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量子点,包括量子点颗粒和连接在所述量子点颗粒上的表面配体,其中,所述表面配体的分子结构为L1-L2-L3,其中,L1为配位基团,L2为共轭基团,L3为给电子基团。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初始量子点颗粒以及表面配体,所述表面配体的分子结构为L1-L2-L3,其中,所述初始量子点颗粒包括量子点颗粒和结合在所述量子点颗粒上的初始配体;L1为配位基团,L2为共轭基团,L3为给电子基团;
在液相介质中,将所述初始量子点颗粒和所述表面配体混合反应,使所述表面配体结合在所述量子点颗粒的表面,制备所述量子点。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和阴极,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量子点发光层,所述量子点发光层的材料为上述的量子点,或上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量子点。
本发明提供的量子点,量子点颗粒上的表面配体的分子结构为L1-L2-L3,其中,L1为配位基团,L2为共轭基团,L3为给电子基团。选择具有配位基团L1、共轭基团L2和给电子基团L3的复合表面配体,通过给电子有机基团L3的作用,促进共轭体系的有机基团L2形成离域的共轭电子云离域,从而可以有效增强L1配位基团上配位原子与量子点表面配位原子的配位键牢固性,充分钝化量子点表面,提升量子点材料的稳定性和发光性能,并提高其发光效率。此外,量子点颗粒表面修饰的共轭基团L2,不仅在传导电荷方面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还具有较大的空间位阻作用,可增加量子点在溶液中的分散性,减小成膜后不同尺寸量子点间产生的能量共振转移效应。由此得到的量子点不仅量子效率较高,发光性能稳定,且可靠性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8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阀
- 下一篇:一种管道化合成维生素H中间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