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液伺服控制的列车变轨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7314.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4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福云天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易企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2 | 代理人: | 黄彩荣 |
地址: | 300409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 控制 列车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液伺服控制的列车变轨测试装置,属于轨道车辆变轨距的技术领域。电液伺服控制的列车变轨测试装置包括龙门架、变轨距转向组件、施压件、托辊驱动组件、顶升件和锁定组件;变轨距转向组件连接在龙门架内;施压件连接在龙门架上;托辊驱动组件、顶升件连接在试验台上;顶升件的输出端连接变轨距转向组件;锁定组件连接在变轨距转向组件上。解决了现有的测试装置无法对各关键件相互之间的匹配性和适应性进行测试,也无法测试和判断关键件在长期使用状态下相互之间的受力影响的问题。本发明将变轨距转向组件关键位置的测试装置集成在一起,节省测试时间,节约测试费用,提高了试验数据的获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变轨距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电液伺服控制的列车变轨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变轨距转向架的疲劳测试是基于变轨距转向架设计结构为基准进行研究的,一些国家在自动变轨距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其技术方案不尽相同,自动变轨距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但要实现自动变轨距,车辆系统中变轨距转向架的车轮内侧距可调整、地面的轨距转换设施缺一不可。
通过对目前几种典型的自动变轨距技术发展回顾,可以发现,无论是采用独立旋转车轮技术,还是传统的轮对技术,轨距变换必须在地面换轨装置的引导下,经过轮轴的解锁和锁紧,实现轨距调整,因此锁紧/解锁机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该技术的关键。
目前的测试装置只是针对变轨距转向架的轮对进行单独测试,驱动车轮在车轴上进行往复运动,测试车轮与车轴之间相互滑动的疲劳强度,或者对锁紧/解锁机构中的关键件进行单独的疲劳测试。但是,这种测试无法对各关键件相互之间的匹配性和适应性进行测试,也无法测试和判断关键件在长期使用状态下相互之间的受力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液伺服控制的列车变轨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测试装置无法对各关键件相互之间的匹配性和适应性进行测试,也无法测试和判断关键件在长期使用状态下相互之间的受力影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液伺服控制的列车变轨测试装置,包括龙门架、变轨距转向组件、施压件、托辊驱动组件、顶升件和锁定组件;
变轨距转向组件连接在龙门架内;
施压件连接在龙门架上,施压件的施压端连接变轨距转向组件;
托辊驱动组件连接在龙门架内的试验台上,托辊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变轨距转向组件的车轮旋转;
顶升件连接在龙门架内的试验台上,顶升件的输出端连接变轨距转向组件;顶升件能够顶升或者释放变轨距转向组件,使车轮与托辊驱动组件相脱离或者相抵接;
锁定组件连接在变轨距转向组件上。
进一步的,变轨距转向组件包括车轮、轮轴和变轨距转向架;
轮轴的数量为一对,每个轮轴分设于变轨距转向架横向方向的两端;车轮的数量为两对,每对车轮分设于每个轮轴的两端;
施压件的施压端连接变轨距转向架。
进一步的,施压件包括第一垂直伸缩件,第一垂直伸缩件连接在龙门架上;
第一垂直伸缩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垂直伸缩件的施压端连接在变轨距转向架纵向方向的上端面。
进一步的,托辊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架、托辊架、托辊、驱动件和第一水平伸缩件;
固定架连接在试验台上,托辊架滑动连接在固定架上,托辊连接在托辊架内,托辊能够与车轮相抵接;
驱动件连接在固定架上,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托辊连接,驱动件能够驱动托辊旋转运动;第一水平伸缩件连接在固定架上,第一水平伸缩件的输出端连接托辊架。
进一步的,顶升件包括第二垂直伸缩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福云天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福云天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73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