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轻量化的低成本、低气味、可降解的天然纤维增强聚乙烯再生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7076.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3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赵丽萍;吴俊;周楠婷;张杨;王溢;巩祥壮;张锴;蔡青;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1/02;C08L97/02;C08K9/02;C08K3/04;C08K5/098;C08J3/22;C08J9/08;C08J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胡永宏 |
地址: | 4025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量化 低成本 气味 降解 天然纤维 增强 聚乙烯 再生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实现轻量化的低成本、低气味的天然纤维增强可降解聚乙烯再生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聚乙烯再生料34‑99wt%;天然纤维1‑50wt%;相容剂0.1~10wt%,发泡剂母粒0.1~5wt%;以及抗氧剂0.01‑1wt%。将聚乙烯再生料及抗氧剂等由双螺杆挤出机主加料口中加入,天然纤维和发泡剂母粒从螺杆中间的熔融段加入,获得天然纤维增强的聚乙烯再生料。将上述天然纤维增强聚乙烯复合材料采用注塑成型的方法,在二次开模条件下或者欠注注射条件下制备低成本、低气味、可降解的天然纤维增强聚乙烯产品。本发明在解决资源浪费问题的同时,赋予材料密度低、低气味、高性能、可降解特性,为汽车轻量化和环保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再生料的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以实现轻量化的低成本、低气味的植物纤维增强可降解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以密度低、力学性能均衡等优点成为通用聚合物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日用品、包装等行业。随着市场上家电、快递包装物等的更新换代,制品无法自行降解,被称为“白色污染”。因此,废旧家电、包装物等回收利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快递包装袋、薄膜、饮料瓶盖等一般由聚乙烯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韧性,对聚乙烯再生料进行改性可用于生产部分汽车产品。但是聚乙烯再生料已经循环利用,导致再生料一般具有较难闻的气味。目前改善聚乙烯再生料气味方法主要是使用遮蔽性或吸附型。
遮蔽型改善效果取决于改善剂的保存时间、是否暴露于受热或湿润环境,还有成型件是否进行严密的阻隔于空气等包装因素,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回收材料中难闻的气味。吸附型主要是物理吸附,受吸附剂比表面积大小等影响,吸附效果有限。
总之,添加添加剂降低聚乙烯再生料气味效果有限,且对聚乙烯降解等任何改善,成本较高,更无法实现聚乙烯轻量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实现轻量化的低成本、低气味、可降解的天然纤维增强聚乙烯再生料及其制备方法。
是选用天然纤维和发泡剂母粒同时使用,一方面提高改善聚乙烯再生料的气味,利用发泡剂母粒在高温下分解,促进熔体粘度降低,有效降低注塑温度,减少难闻气味物质产生减少,同时分解产生的CO2和水蒸气能否稀释气体浓度。另一方面天然纤维加入能够提高回收聚乙烯的强度,其自身的可降解特性使得天然纤维增强的聚乙烯材料易于降解,解决聚乙烯再生料的应用问题,提升聚乙烯再生料的附加值。其制备方法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易于实现批量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现轻量化的低成本、低气味、可降解的天然纤维增强聚乙烯再生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聚乙烯再生料:45-95wt%
天然纤维0-50wt%;
相容剂0-10wt%;
发泡剂母粒0.1-5wt%;
抗氧剂0-1wt%。
进一步的,所述聚乙烯再生料的原材料灰分≤5%,熔体流动速率≥2g/10min。
进一步的,所述天然纤维为苎麻纤维、黄麻纤维、竹纤维中一种或几种,所述天然纤维的长径比为30~100。进一步的,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接枝率为2~10wt%,气味≤4.0(PV3900)。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剂包括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其中主抗氧剂选自受阻酚和硫酯类抗氧剂的组合物,辅抗氧剂选自亚磷酸酯抗氧剂中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泡剂母粒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酸化碳纳米管:0.01-30wt%
碳酸氢钠0.01-4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70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料生产用智能化配色系统
- 下一篇:一种建筑地下室节能通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