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96849.4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3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梁爱新;冯卓彦;马子华;果然;郭能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农业生态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G5/12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霍维英 |
| 地址: | 4341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复混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将现有技术中造粒过程中的液相物质进行替换,使用磷酸和尿素的反应液(磷酸脲)作为造粒物料的液相,可以使配方物料很好地粘在一起,提高肥料的颗粒强度,而且磷酸脲的使用避免粘黏剂的使用,有效保证肥料单位重量下的养分,能有效能够促进后续作物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混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复混肥料根据是否含有有机质可分为包括复混肥与有机-无机复混肥,复混肥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是指含有一定量有机质的复混肥料。
复混肥料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高浓度长效化的复混肥料肥越来越受到农民欢迎,这种类型肥料的应用减少了施肥用量并方便耕作和免去追肥环节,减轻了劳动量,提高了肥料利用率,省工、省力、省时,提质增效。
复混肥料肥成粒方法主要有团粒法、料浆法、熔体法等,不同的成立方法所用原理不同,从而使得肥料颗粒强度不同,进而会影响产品的板结、粉化。
为了提高肥料强度,一般在造粒过程中添加粘结剂,或者使用粘度较好的原料,从而使物料黏性增加,促进成粒过程中物料聚集,从而提高颗粒强度。但是添加的这种粘结剂不提供养分,增加成本,还不明确对后续作物生长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复混肥的制备方法,能有效改善成品肥料的颗粒硬度,且能有效保证单位重量内肥料颗粒的有效养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照复混肥预设原料比例称取对应的各原料组分;
B、将步骤A中称取的各原料组分投入造粒机得到预制复混肥;
C、将步骤B中得到的预制复混肥进行分筛处理得到颗粒大小一致的初步复混肥;
D、将步骤C中的初步复混肥经过冷却得到成品复混肥;
其中,步骤B中,造粒机工作时其液相溶液为磷酸脲溶液。
还包括一种高强度复混肥,包含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养分。
本发明的应用原理:
磷酸脲又称尿素磷酸或尿素磷酸盐,是由尿素和磷酸反应生成的络合物。磷酸脲含氮17.7%,含磷19.6%(P2O5 44.9%),可用于生产高效氮磷复肥。
基于此,本发明将肥料造粒过程使用到的造粒机中的液相溶液进行替换(原有的造粒机液相为水),使用磷酸和尿素的反应液(磷酸脲)作为造粒物料的液相,可以使配方物料很好地粘在一起,提高肥料的颗粒强度。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方法将造粒过程中涉及的液相进行替换,能有效适用各种复混肥料的生产,以相同配比原料作比较,通过本方法生产的复混肥料较现有技术中使用水做液相的情况下,得到的肥料颗粒硬度更高,而且磷酸脲的使用避免粘黏剂的使用,有效保证肥料单位重量下的养分,能有效能够促进后续作物的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所表示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高强度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照复混肥预设原料比例称取对应的各原料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农业生态科技(湖北)有限公司,未经中化农业生态科技(湖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68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风能回收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坐便器清洗装置的移动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