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接触电阻的测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96681.7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3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杭;方彦彦;沈雪玲;唐玲;崔义;云凤玲;暴新建;张潇华;闫坤;高哲峰;张明;刘施阳;赵卫国;张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89 | 分类号: | G01R31/389;G01R31/367;G01R2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商晓莉 |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经济开发区兴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接触 电阻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接触电阻的测量方法,通过测量点的选择构建等效电阻模式,在考虑连接部件的结构、焊接结构以及电流最短路径的基础上,根据构建的实用电阻等效模型,测量方式简单,快捷同时也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和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参数测量领域,尤其涉及对电池接触电阻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无论是单体、模块还是系统均存在大量的连接结构,例如超声波焊接、激光焊接、螺栓连接、铆接等。连接结构的接触特性,尤其是电接触特性,影响着电池的整体性能。因此准确获取电池电接触特性(接触电阻、接触电阻率)对于电池设计、电池性能检测的评价等非常重要。
文献Brand M J,Schmidt P A,Zaeh M F,et al.Welding techniques forbattery cells and resulting electrical contact resistances[J].Journal ofEnergy Storage,2015,1:7-14.对焊接结构进行了几何信息构建及等效电阻模型建模
现有技术中专利CN 107942254 A锂离子电池组接触电阻测量方法将电池等效为欧姆内阻和接触电阻,通过测量电池及接触的总电阻以及电池的欧姆电阻,然后进行相减求得接触电阻。专利CN 109460616 A接触电阻计算方法及装置主要涉及电力技术领域,采用在悬垂线夹与底线之间建立导电桥,并用电磁场仿真的方法计算接触电阻。
上述方法要么忽略了电流最短路径的影响,而且模型过于复杂不便于应用;要么忽略了极化内阻等与实际存在一定偏差,不能准确的获取接触电阻;要么是通过仿真计算接触电阻造成适用性比较窄,不易操作,并且仿真的结果也需要试验进行验证,不便于方法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准确、实用的测量接触电阻的方法,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行业。本发明考虑了接触部件结构、接触结构以及电流最短路径,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解决准确测量电池连接结构接触电阻的问题,解决电池设计过程中的电接触特性(接触电阻/接触电导率)输入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出简单实用的,接触电阻的测量方法,步骤一,预先设置接触部件A,和接触部件B的尺寸,以及A,B部件接触对的尺寸;步骤二,获取部件A,B的接触区域中点M,在部件A,B上各选择N个测量点,N≥5;A部件各测量点与接触区域中点M之间的距离标识为LA,N,B部件各测量点与接触区域中点M之间的距离标识为LB,N,点位布置规律满足点位布置规律满足LA,N/LA,1=LB,N/LB,1=kN;步骤三,构建电阻模型,每对测量的电阻可等效为:R测量,N=RA,N+RB,N+R接触
R测量,N为测量点之间的电阻;RA,N为部件A第N测量点到连接区域的电阻;RA,N部件B第N测量点到连接区域的电阻;R接触为接触区域电阻;
根据电阻与电子传输距离成正比,可知R测量,N=RA,N+RB,N+R接触为线性关系R测量,N=(RA,1+RB,1)*kN+R接触=K*kN+R接触
式中,K为RA,1+RB,1
步骤四: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对测试数据进行直线拟合,根据电阻模型,拟合直线与y轴的交点的值为接触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66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