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蜱驱避剂、其制备方法及其驱避蜱的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96618.3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4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岳治光;赵聪;宁晓冬;黄斌斌;许新春;菅复春;张素梅;王荣军;张龙现;宁长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安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N41/00 | 分类号: | A01N41/00;A01N25/22;A01P17/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 代理人: | 崔伟;郭一路 |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蜱驱避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驱避蜱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蜱驱避剂、其制备方法及其驱避蜱的用途,蜱驱避剂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配比为:大蒜素:0.5‑2质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5‑2质量份、聚乙二醇‑400:0.5‑2质量份、α‑吡咯烷酮:1‑2.5质量份、乳化剂OP‑10:0.5‑1.5质量份和无水乙醇:0.5‑6质量份。涉及蜱防治技术领域,其有益效果为:对蜱采用驱避的方式,它不会使硬蜱致死,不会使硬蜱出现耐药性的问题,而且相对于与环境喷洒式的杀蜱剂大面积、大剂量使用,驱避剂使用量少、毒性低,可以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将大蒜素作为一种驱避剂在兽医临床上用于预防硬蜱具有广阔的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实施例及蜱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蜱驱避剂、其制备方法及其驱避蜱的用途。
背景技术
蜱(又称硬蜱)是畜牧业中常见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由于寄生虫夺取畜禽所需的营养物质病,分泌有害物质,造成动物消瘦、贫血、衰弱、降低生产性能,甚至死亡。大蒜素是一种纯天然的驱避物质,对一些蚊虫、蜱螨都具有一定的驱避效果,但在国内畜牧业中应对蜱害往往都是采用常规的化学药物,还没有出现使用大蒜素来防治蜱害。
硬蜱防治中,人们一般用杀虫剂对其进行防治,杀虫方法一般为环境喷洒、药浴和体内用药杀虫三种,体外杀蜱剂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脒基类等,使用时需要对环境进行喷洒,但缺点是要想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杀灭效果往往需要大量使用;药浴法虽然经济、简单易行,但是也有着保护时间较短和受施用对象状态和天气限制的缺点;体内杀蜱剂如阿维菌素等,这类药物需要通过内服或者透皮吸收的方式进入动物血液循环,在硬蜱吸食了带有药物的血液后起到对其的杀灭作用,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有效杀死蜱虫,但是蜱虫对宿主已经发生了叮咬,导致硬蜱已经有可能把潜在的病原微生物传播到动物体内,进而造成动物的患病风险。
另外,在使用杀蜱药的过程中,硬蜱产生的抗药性、动物机体残留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蜱驱避的技术,以解决或至少减轻上述问题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即为了克服环境喷洒用量大、药浴法保护时间较短和受施用对象状态和天气限制、体内杀蜱导致的可能把潜在的病原微生物传播到动物体内进而造成动物的患病风险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蜱驱避剂、其制备方法及其驱避蜱的用途。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蜱驱避剂,其包括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配比为:
大蒜素:0.5-2质量份、
聚乙烯吡咯烷酮:0.5-2质量份、
聚乙二醇-400:0.5-2质量份、
α-吡咯烷酮:1-2.5质量份、
乳化剂OP-10:0.5-1.5质量份和
无水乙醇:0.5-6质量份。
进一步的,其包括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配比为:
大蒜素:1质量份、
聚乙烯吡咯烷酮:1质量份、
聚乙二醇-400:1质量份、
α-吡咯烷酮:1.5质量份、
乳化剂OP-10:1质量份和
无水乙醇:5质量份。
进一步的,其包括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配比为:
大蒜素:0.5质量份、
聚乙烯吡咯烷酮:0.5质量份、
聚乙二醇-400:0.5质量份、
α-吡咯烷酮:1质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安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未经河南安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66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