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强散热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96526.5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7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付荣 |
| 主分类号: | B60L50/72 | 分类号: | B60L50/72;B60L50/71;B60L58/33;H01M8/04007;H01M8/0402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散热 燃料电池 新能源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强散热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电池壳;燃料电池组,固定在电池壳中,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中且呈上下两排依次排列的多个电池包,壳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支架围成多个进气通道,各进气通道自进气口且由各排电池包一侧向出气口延伸;冷却管路,固定在电池壳中,用于对燃料电池组散热;热交换器,固定在电池壳中,用于对冷却管路中的介质进行换热。通过本发明方案,能够通过空气和冷却管路同时换热,有效降低氢燃料电池内的热量,实现氢燃料电池的强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强散热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氢燃料电池具有无污染、取之不尽等优点,因此使用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成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但是,在相同的车辆运行条件下,氢燃料电池的散热量比传统燃油发动机大10-20%左右,但燃料电池系统的运行温度较低,与环境的温差较小,这导致了氢燃料电池对散热要求相比传统车高了很多。目前,氢燃料电池的散热主要靠水冷散热,散热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强散热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氢燃料电池的散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提供具有强散热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包括:
电池壳;
燃料电池组,所述燃料电池组固定在所述电池壳中,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中且呈上下两排依次排列的多个电池包,所述壳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支架围成多个进气通道,各所述进气通道自所述进气口且由各排所述电池包一侧向所述出气口延伸;
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固定在所述电池壳中,用于对所述燃料电池组散热;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固定在所述电池壳中,用于对所述冷却管路中的介质进行换热。
可选的,所述冷却管路包括自所述出气口延伸至所述壳体内的进水管、经所述进气口延伸至所述壳体外的出水管和连接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辅助管路,其中,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电池包之间,所述出水管设置在两排所述电池包之间,所述辅助管路设置在同一排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包之间。
可选的,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壳体的下侧,所述出气口靠近所述壳体的上侧。
可选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一侧的抽风机,位于所述进气口一侧的所述抽风机朝向所述壳体下侧倾斜,位于所述出气口一侧的所述抽风机朝向所述壳体上侧倾斜。
可选的,所述支架的两端与所述壳体的相应端之间均留有间隙,所述支架上设有与各所述进气通道相应的辅进气口和辅出气口。
可选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设有一个。
可选的,所述电池壳设有与所述进气口对应的主进气口和与所述出气口对应的主出气口。
可选的,相对于所述进气口,所述主进气口较为靠近所述电池壳的下侧;
相对于所述出气口,所述主出气口较为靠近所述电池壳的上侧。
可选的,所述主进气口和所述辅出气口均设有防水透气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空气在燃料电池组内的流通通道较短,减少空气在燃料电池组内的停留时间,使空气能够在燃料电池组内形成气流,且空气便于与外界热换热,从而使空气有效带走燃料电池组内的部分热量,进而能够通过空气和冷却管路同时换热,有效降低氢燃料电池内的热量,实现氢燃料电池的强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付荣,未经刘付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65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学校智慧监控安防系统
- 下一篇:网络注册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