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跨载波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6304.3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0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喻洪涛;吴伟民;梁芷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16 | 分类号: | H04L1/16;H04L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3007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载波 混合 自动 请求 处理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数字信息的传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跨载波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方法及系统,进行高频段数据传输,将数据采用特殊A‑MPDU的聚合;进行新传和重传信息传输;接收方接收数据并进行BA反馈,发送方根据BA反馈信息进行重传方案的选择以及重传指示;接收方按照指示,接收重传的出错数据的冗余信息,并判断重传信息与上次接收的出错信息的对应关系,再将重传冗余信息与上次收到的数据合并,进行组合译码。本发明采取自适应跨载波重传HARQ方案,重传信息根据当前高频段正在传输的数据方向,自适应的选择高频段同频传输或者跨载波低频传输,重传不必等待新传传输完成,降低重传时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信息的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跨载波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是一种结合FEC(前向纠错)与ARQ(自动重传请求)方法的技术。FEC通过添加冗余信息,使得接收端能够纠正一部分错误,从而减少重传的次数。对于FEC无法纠正的错误,接收端会通过ARQ机制请求发送端重发数据。接收端使用检错码,通常为CRC校验,来检测接收到的数据包是否出错。如果无错,则接收端会发送一个肯定的确认(ACK)给发送端,发送端收到ACK后,会接着发送下一个数据包。如果出错,则接收端会丢弃该数据包,并发送一个否定的确认(NACK)给发送端,发送端收到NACK后,会重发相同的数据。
分片技术:将MSDU或MMPDU分割成更小的MAC级帧MPDU的过程称为分片。HE STA可以协商使用不同级别的动态分片:level 1,level 2,level 3。动态分片生成非均匀分片的MSDU、A-MSDU或MMPDU的过程,每个分片的长度不一定相同。
分片重组:将MPDU重新组合为单个MSDU或MMPDU的过程定义为分片重组。每个分片包含允许从其组成分片重新组装完整MSDU或MMPDU的信息。
现有技术一:LTE中的HARQ技术。
LTE中采用两级自动请求重传:位于RLC层的ARQ协议和位于MAC层的HARQ协议。3GPP TS 36.300指出,HARQ机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HARQ使用stop-and-wait protocol(停等协议)来发送数据。LTE使用多个并行的stop-and-wait process:当一个HARQ process在等待确认信息时,发送端可以使用另一个HARQ process来继续发送数据。
(2)每个HARQ process在一个TTI只处理一个TB(传输块)。
(3)每个HARQ process在接收端都需要有独立的HARQ buffer,以便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软合并。
(4)在LTE中,下行使用异步自适应HARQ;上行使用同步HARQ,但重传可以是自适应的,也可以是非自适应的。
现有技术二:基于Matlab的HARQ跨层仿真系统改进。
由于HARQ在重传时将整个TB都传,TB的数据量是非常大的,因此可以将TB进行分成几段,把一个长度较大的TB划分成几个长度较短且长度相等的码块单元(可进行三等分),在接收端对码块单元进行校验,若在传输时出现错误,则重传出错的码块单元,而不是将整个TB全部重传。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LTE中的HARQ技术,需要采用多通道技术,MPDU和编扰码块不齐,不利于HARQ重传。而且现有技术重传和新传无法同步进行,在进行新传的时候,无法进行重传的相关操作,会增加不必要的时延。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本发明需要对封装好的固定容器进行编号,收发两端要提前统一,避免容器编号出现差错,否可能则会导致待重传数据没有重传,无需重传数据一直重传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63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