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回转钻机和液压振动锤协同凿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6112.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5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轩;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盛业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66;E02D7/18;E02D7/28;E21B7/20;E21B7/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万永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钻机 液压 振动 协同 凿井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全回转钻机和液压振动锤协同凿井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桩位放样;步骤二、插打孔口护筒;步骤三、安装护筒底管和钢护筒;步骤四、安装全回转钻机;步骤五、安装液压振动锤;步骤六、试机;步骤七、安装输浆管90、护筒底管继续钻进;步骤八、浇灌混凝土:当钻至预设深度后,清孔、验收,然后向孔内下放钢筋笼,接着浇灌混凝土并将钢护筒拔出孔内,成桩。本发明的凿井方法可以钻进非常复杂的地层,而且钻进速度可以提高4倍以上,在钻孔时因为有钢护筒的超前支护,不会出现孔壁或孔口塌方的情况,使混凝土的浇灌量可以降到最低,即充盈系数最小,节约了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全回转钻机和液压振动锤协同凿井方法。
背景技术
钻孔灌注桩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
目前针对复杂地层,如含有杂填土、砂卵石层、漂石层及孤石等的地层进行钻孔时,常用的方法为采用钢护筒和搓管机进行配合,由旋挖机先开挖取渣土,然后搓管机带动钢护筒随时跟进,以防止钻孔过程中孔壁或孔口发生塌方。
但是若桩长过长时(比如超过40米),钻孔的深度也相应增大,使钢护筒在向下钻进的过程中,钢护筒和孔壁之间的侧摩擦阻力过大,使搓管机搓不动,容易出现卡管使钢护筒无法从孔内拔出,且孔内渣土的堆积容易阻挡钢护筒的钻进,因此,现有的钻孔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全回转钻机和液压振动锤协同凿井方法,钻孔时孔内渣土可以跟随泥浆排出孔外,具有高钻孔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全回转钻机和液压振动锤协同凿井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桩位放样:采用全站仪测量定点,确定桩中心;
步骤二、插打孔口护筒:用履带式起重机配合液压振动锤插打孔口护筒,使孔口护筒部分被打入地面下方,所述孔口护筒的中轴线与步骤一所述桩中心重合;
步骤三、安装护筒底管和钢护筒:由旋挖机或冲抓钻将孔口护筒内的渣土挖出来后,利用履带式起重机将护筒底管设有钻头的一端朝下吊放入孔口护筒内,然后在护筒底管的上端连接一节钢护筒,接着在所述钢护筒外套设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内壁设有若干条竖直设置的凹槽,所述钢护筒外壁设有与凹槽滑动配合的凸榫,所述凸榫沿竖直方向滑动;
步骤四、安装全回转钻机:将全回转钻机吊装就位,所述全回转钻机用于驱动外套筒转动;
步骤五、安装液压振动锤:先在步骤三所述钢护筒上用卡箍连接顶部护筒,然后利用履带式起重机将液压振动锤吊装至顶部护筒上,所述液压振动锤的锤体中心线与钢护筒中心线重合;
步骤六、试机:先启动全回转钻机,然后启动液压振动锤,使液压振动锤和全回转钻机配合凿岩土作业;
步骤七、安装输浆管、护筒底管继续钻进:在钢护筒外侧安装输浆管,在所述钢护筒钻进的过程中通过输浆管向钻孔内灌入泥浆,使钻孔内的渣土跟随泥浆从钻孔内溢出并流入泥浆池内沉淀,当钻进一节钢护筒后,拆下卡箍,再在原来的钢护筒和顶部护筒之间重新连接一段钢护筒,直至钻至预设深度;
步骤八、浇灌混凝土:当钻至预设深度后,清孔、验收,然后向孔内下放钢筋笼,接着浇灌混凝土并将钢护筒拔出孔内,成桩。
其中,在步骤七中,当预设孔深度小于25m时,通过钻头钻进到位后,取下液压振动锤,然后由冲抓钻或旋挖机取出桩芯岩土。
其中,在步骤七中,当预设孔深度在25m-50m之间时,先由钻头一次钻进至25m深,然后将桩芯岩土掏出后,再由钻头进行二次钻进,钻进至预设深度后,将钻孔内的桩芯岩土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盛业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盛业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61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