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胶中空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6001.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6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新天龙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7/10 | 分类号: | C03C27/10;B32B17/10;B32B27/06;B32B27/18;B32B27/20;B32B27/22;B32B27/30;B32B27/32;B32B27/40;B32B27/42;B32B33/00;B32B37/06;B32B37/10;B32B37/1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郑浩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胶中空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夹胶中空玻璃包括依次粘接的第一玻璃组、中空层和第二玻璃组,所述第一玻璃组包括依次粘接的玻璃基材、PVB胶层、隔热层、PVB胶层和玻璃基材;所述第二玻璃组包括依次粘接的玻璃基材、PVB胶层、隔音层、PVB胶层和玻璃基材。本发明的夹胶中空玻璃通过精选原料组成,并优化各原料含量,选择了适当配比的隔音层和隔热层,既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制得的夹胶中空玻璃具有优异的隔音和隔热性能;本发明的夹胶中空玻璃的制备方法是经过多段热压排气和保温保压后制得的,能够将夹胶中的气泡全部排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胶中空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夹胶中空玻璃的推广使用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建筑节能形势发展使然。夹胶中空玻璃是由两片或两片以上的玻璃组合,玻璃与玻璃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间隔中是干燥的空气,周边用密封材料包裹,由此加工成夹胶中空玻璃。玻璃破碎后会被粘在一起不会掉落,是真正安全度高的安全玻璃,因此安全要求更高的地方都使用夹胶中空玻璃,如客用车前挡风玻璃、高于3米处的采光顶,银行和飞机用的防弹玻璃也是夹胶中空玻璃的一种。
普通夹胶中空玻璃强度不高,基本与单片普通玻璃一样,用钢化玻璃组合成的夹胶玻璃则又有强度又有安全性能,通常用在室内隔断、栏板、舞台地板,以及较大面积的幕墙。
但是,目前所使用的夹胶中空玻璃还存在以下问题:
1、隔音和隔热效果差;
2、紫外和红外光透过率较高,室内物品易老化。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胶中空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夹胶中空玻璃通过精选原料组成,并优化各原料含量,选择了适当配比的隔音层和隔热层,既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制得的夹胶中空玻璃具有优异的隔音和隔热性能;本发明的夹胶中空玻璃的制备方法是经过多段热压排气和保温保压后制得的,能够将夹胶中的气泡全部排出。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夹胶中空玻璃,包括依次粘接的第一玻璃组、中空层和第二玻璃组,所述第一玻璃组包括依次粘接的玻璃基材、PVB胶层、隔热层、PVB胶层和玻璃基材;所述第二玻璃组包括依次粘接的玻璃基材、PVB胶层、隔音层、PVB胶层和玻璃基材;
所述隔热层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酸酯0~90份,偶联剂2~3份,海泡石纤维粉0~7份,近红外线阻隔剂5~10份,紫外线吸收剂3~8份,分散剂5~30份,二氧化锆微球1~10份和钛白粉1~10份;
所述隔音层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醇缩丁醛10~25份,水性聚氨酯0~80份,聚氧化乙烯0~90份,流平剂0.7~1.2份,消泡剂0.8~1.3份,增塑剂2~40份,抗氧剂0~3份,分子筛微粉5~10份和聚酯纤维吸音棉0~7份。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酸酯75份,偶联剂2.5份,海泡石纤维粉5份,近红外线阻隔剂7.5份,紫外线吸收剂5份,分散剂15份,二氧化锆微球7份和钛白粉8份;
所述隔音层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醇缩丁醛20份,水性聚氨酯75份,聚氧化乙烯65份,流平剂1份,消泡剂0.9份,增塑剂20份,抗氧剂2份,分子筛微粉7份和聚酯纤维吸音棉4份。
优选的,所述丙烯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混合比例为(1~10):(1~100)。
优选的,所述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聚甲基苯基硅氧烷,所述消泡剂选自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或聚氧丙烯甘油醚。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乙烯基双硬脂酰胺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新天龙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新天龙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60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