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层建筑光伏新风一体式的自力式涡旋送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5369.6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4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段丽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丽鸣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3/16;F24F13/02;H02J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彭俊芳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新风 体式 自力 涡旋 送风 装置 | ||
1.一种高层建筑光伏新风一体式的自力式涡旋送风装置,安装在有通风需求的楼体(1)顶部与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力式涡旋送风装置包括楼顶组件(2)、主风管(3)和排气组件(4),所述主风管(3)设置于楼体(1)内部,主风管(3)上端连接设置于楼顶的楼顶组件(2),主风管(3)上设置若干支管口分别伸入楼体(1)内的每层楼中,所述排气组件(4)设置于每层楼体(1)层截面上的四周,排气组件(4)一端连接楼层内空间、一端连接楼外大气,所述楼顶组件(2)带有采风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光伏新风一体式的自力式涡旋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楼顶组件(2)包括垂直轴风轮(21)、主轴(22)、轴流风叶(23)、风道壳体和安装架(26),安装架(26)和风道壳体安装在楼顶上,所述主轴(22)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架(26)和风道壳体上,主轴(22)竖直布置,所述垂直轴风轮(21)和轴流风叶(23)分别安装在主轴(22)上,垂直轴风轮(21)在上、轴流风叶(23)在下,所述轴流风叶(23)位于风道壳体内,所述风道壳体上端敞开、下端连接主风管(3)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光伏新风一体式的自力式涡旋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4)包括排气管(41)和排气阀,所述排气管(41)为设置于楼体(1)靠近侧面的墙体内,排气管(41)一端连接楼道顶部、一端连接外界大气,所述排气阀设置于排气管(41)内,排气阀为一单向阀,排气方向为从楼内往楼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光伏新风一体式的自力式涡旋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包括阀壳(42)和阀芯(43),所述阀壳(42)为一段圆环体,所述阀芯(43)是由设置于阀壳(42)内壁上的若干膜瓣状柔性材料构成的圆锥筒,所述阀芯(43)的锥头朝向排气管(41)的出口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光伏新风一体式的自力式涡旋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4)还包括压板(44),所述压板(44)为一圆环体,压板(44)与排气管(41)通过紧固件连接并将排气阀压紧在排气管(41)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光伏新风一体式的自力式涡旋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体包括风道外壳(24)和风道内壳(25),所述风道内壳(25)与风道外壳(24)同心布置,风道内壳(25)位于轴流风叶(23)的下方,风道内壳(25)上端敞开并朝向轴流风叶(23),风道内壳(25)的下端连接主风管(3)的顶端,风道内壳(25)内壁上伸出支撑架用于为主轴(22)下端提供轴承安装处,所述风道外壳(24)内壁与风道内壳(25)外壁之间留有间隙,构成从轴流风叶(23)底部空间至风道外壳(24)底部的排砂通道(29),所述楼体(1)顶面设有集砂槽(11),所述集砂槽(11)连接排砂通道(29)底部并水平伸出一段排砂槽(13),排砂槽(13)越过风道外壳(24)的底部后到达外部大气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光伏新风一体式的自力式涡旋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轴风轮(23)是至少具有三个风叶的达里厄式风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光伏新风一体式的自力式涡旋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楼顶组件(2)还包括电机(27)、光伏板、储能部件,所述光伏板和储能部件设置于楼顶并为电机(27)供电,所述电机(27)安装在安装架(26)顶部,电机(27)输出轴朝下并与主轴(22)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光伏新风一体式的自力式涡旋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2)与电机(27)的传动连接通过超越离合器连接,所述垂直轴风轮(23)的轮毂通过独立的轴承进行旋转支撑,垂直轴风轮(23)与主轴(22)也通过超越离合器进行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光伏新风一体式的自力式涡旋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6)外套装有网罩,网罩包围楼顶组件(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丽鸣,未经段丽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53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章式涂卡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双口SRAM的IP核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