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接空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4710.6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4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曹丽艳;温大为;刘文英;孙云;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6 | 分类号: | F28B1/06;F28B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空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输送乏汽;汽轮机排出的乏汽经排汽管进入空冷管束;S2:空冷;两侧冷却风机强制吹风,形成空气对流,空气在空冷管束外侧流动;S3:蒸汽在空冷管束内被冷凝为水,冷凝书从疏水管导出;S4:S3中剩余的气体通过真空泵由抽真空管道排出;S5:将疏水管导出的冷凝水收集到冷凝水收集箱后输送到锅炉回收利用。本发明采用低速永磁电机取代变频电机和减速机,提高直接空冷系统的运行效率,使得直接空冷机组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利用两个冷却风机形成空气对流,加快冷却速度,而呈有间隙螺旋状的空冷管束能够更大面积的与对流空气接触,进一步提高蒸汽冷却成水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接空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接空冷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空冷技术是近年来为节约火电厂耗水量而在发电行业逐渐兴起的新型技术。电站空冷技术已经成为在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和坑口地区建设火电节约耗水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用于火力发电厂机组末端冷却的空冷系统主要有直接空冷系统和间接空冷系统,本发明所述的为针对直接空冷系统的一种驱动方式的设计优化。
直接空冷系统工作原理为,汽轮机排出的乏汽经排汽管道和蒸汽分配管进入顺流管束。轴流风机强制吹风,空气在空冷管束外侧流动。蒸汽在空冷管束内被冷凝为水。不凝结的气体通过真空泵由抽真空管道排出。冷凝水汇至冷凝水收集箱,经冷凝水流出口返回锅炉,实现循环利用。
但是,现有的空冷方法存在一些缺陷:1、现有风机大多采用变频电机和减速机进行驱动,运行效率低;2、现有空冷的冷却效果不够优良,无法快速将蒸汽冷凝为水。
为此,提出一种直接空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空冷方法,采用低速永磁电机取代变频电机和减速机,直接与风机进行联接驱动负载,简化传动链,中间无减速机连接,从而提高直接空冷系统的运行效率,使得直接空冷机组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同时利用两个冷却风机形成空气对流,加快冷却速度,而呈有间隙螺旋状的空冷管束能够更大面积的与对流空气接触,进一步提高蒸汽冷却成水的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接空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输送乏汽;汽轮机排出的乏汽经排汽管进入空冷管束;
S2:空冷;两侧冷却风机强制吹风,形成空气对流,空气在空冷管束外侧流动,被吹风的空冷管束呈有间隙的螺旋状,其中,冷却风机通过低速永磁电机驱动;
S3:蒸汽在空冷管束内被冷凝为水,冷凝书从疏水管导出;
S4:S3中剩余的气体通过真空泵由抽真空管道排出;
S5:将疏水管导出的冷凝水收集到冷凝水收集箱后输送到锅炉回收利用。
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却仓,且冷却仓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汽管,所述冷却仓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冷却风机,且冷却仓的一侧靠近后端的位置设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冷却仓之间固定连接有抽真空管道,所述工作台的前方设置有冷凝水收集箱,所述排汽管的一端固定连接空冷管束。
优选的,所述空冷管束位于冷却仓内部,且其在两个冷却风机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排汽管贯穿冷却仓后与空冷管束连通,且空冷管束的一端开口位于冷却仓内部。
优选的,所述抽真空管道与冷却仓连通。
优选的,所述冷凝水收集箱与冷却仓之间固定连接有疏水管,疏水管的一端开口开设在冷却仓底部。
优选的,所述冷凝水收集箱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输水管,输水管的一端连接外界锅炉用水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47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