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优化带肋FRP筋实现混凝土梁构件抗裂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93997.0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8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汪昕;吴智深;史健喆;刘长源;朱中国;钱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材谷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1/04 | 分类号: | B28B1/04;B28B1/52;B28B23/02;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优化 frp 实现 混凝土 构件 方法 | ||
1.一种通过优化带肋FRP筋实现混凝土梁构件抗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优化:通过黏结-滑移性能试验获取优化的带肋FRP筋;
S2、制作梁模板:根据梁形状设计制作梁模板;
S3、组装混配筋笼:通过优化带肋FRP和钢筋搭配在梁模板上绑扎,制成混配筋笼;
S4、成型:向混配筋笼内部浇筑混凝土,振捣密实,制成混凝土梁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优化带肋FRP筋实现混凝土梁构件抗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FRP筋包括BFRP筋、CFRP筋、GFRP筋、AFRP筋和SFCB筋,优化的带肋FRP筋型号包括深肋型、肋距较大的单向缠绕肋型、肋距较小的单向缠绕肋型和交叉缠绕肋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优化带肋FRP筋实现混凝土梁构件抗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混配筋笼包括下部纵筋、上部纵筋、腰筋、箍筋、下部拉筋、上部拉筋和中部拉筋,且下部纵筋分为近梁底层下部纵筋和非近梁底层下部纵筋,其中近梁底层下部纵筋、下部拉筋、箍筋均为优化带肋FRP筋,所述非近梁底层下部纵筋、上部纵筋、腰筋、上部拉筋、中部拉筋均为普通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优化带肋FRP筋实现混凝土梁构件抗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混配筋笼的截面为矩形截面时,下部纵筋、上部纵筋均绑扎在箍筋内侧,腰筋通过中部拉筋拉结后,固定在箍筋内侧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优化带肋FRP筋实现混凝土梁构件抗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混配筋笼的截面为T形截面或倒T形截面,T形截面所述混配筋笼绑扎时,将上部纵筋内侧的钢筋先绑扎在箍筋内,再采用上部拉筋将上部纵筋两侧的钢筋拉结在一起后与上部纵筋内侧钢筋及箍筋绑扎,倒T形截面所述混配筋笼绑扎时,将下部纵筋内侧的钢筋先绑扎在箍筋内,再采用下部拉筋将下部纵筋两侧的钢筋拉结在一起后与下部纵筋内侧钢筋及箍筋绑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优化带肋FRP筋实现混凝土梁构件抗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混配筋笼的截面为I形截面,I形截面所述混配筋笼绑扎时,I形截面下部纵筋两侧的钢筋拉结在一起后与下部纵筋内侧钢筋及箍筋绑扎,I形截面上部纵筋内侧的钢筋先绑扎在箍筋内,再采用上部拉筋将上部纵筋两侧的钢筋拉结在一起后与上部纵筋内侧钢筋及箍筋绑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优化带肋FRP筋实现混凝土梁构件抗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混配筋笼的截面为环形截面时,箍筋为一种环形箍筋,下部纵筋和上部纵筋均匀绑扎在环形箍筋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优化带肋FRP筋实现混凝土梁构件抗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绑扎材料为金属扎丝或尼龙扎带或两种配合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优化带肋FRP筋实现混凝土梁构件抗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混凝土包括普通混凝土、水泥基纤维增强材料和超高性能混凝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优化带肋FRP筋实现混凝土梁构件抗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混凝土梁构件为变截面梁或等截面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材谷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材谷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39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