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多联中央空调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93887.4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0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肖彪;张世航;何林;卢浩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30 | 分类号: | F24F11/30;F24F11/64;F24F11/65;F24F11/84;F24F11/88;F24D3/02;F24D3/10;F24F110/10;F24F110/12;F24F140/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杨树民 |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多联 中央空调 控制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空调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多联中央空调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实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分析判断室外环境温度所处温度范围,同时检测设定的目标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计算目标温度和室内温度的温度差值,依据温度差值调整空调机组的运行模式。根据不同室外环境温度、不同室温目标设定与当前室内温差智能判断房间热负荷,优选风盘运行或地暖运行或同时运行,实现房间快速升温,实现了更多全面多功能的供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多联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多联中央空调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背景技术
传统的户式水机功能比较老化,内外机不能联动,仅通过提供一个固定的水温来进行制冷或采暖,舒适性较差,运行过程不科学,节能性较差,尤其是不良的使用习惯更容易造成上述情况的发生;应用户室内房间空气调节需求,可以实现内外机联动的水机,较传统无法联动的户式水机有更强的产品竞争力,其舒适的空气调节能力可以匹敌氟多联机,愈来愈倍受青睐,具有配比高,制冷不过度除湿、地板舒适采暖等优点。
水多联中央空调主要由外机及冷热水发生器及末端设备、水管路系统组成,搭载风机盘管时增加了主机与分盘的控制通讯,形成传统户式中央空调的升级系统——水多联中央空调,主要搭载风盘进行制冷制热,制热过程支持搭载风盘的同时搭载地暖,开启3D全面供暖,水多联主机为分体外机、压缩制冷制热,冷热水发生器内包含水泵、壳管换热器,将氟路冷热量传递给水路系统,然后通过末端系统分配给各个房间,制冷运行水温范围为7-25℃、制热运行水温范围为25-55℃,可在环境温度-25℃-48℃的超宽范围稳定制热、制冷运行,内机主体制冷热过程的控制思路为:根据房间风盘设定的目标室温推算需要提供的运行水温,并根据房间室温与目标室温的房间温差大小变化周期性的进行运行水温的上下调节,从而达到稳定阶段后的精准控温效果。
但是传统户式水机风盘与房间地暖间均无通讯及控制联系,供暖形式单一,房间舒适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多联中央空调的3D供暖全新功能及其控制方法,能够解决单一地暖供热房间室温温升慢,单一风盘供暖房间上下垂直温差大的痛点问题,舒适供暖实际运行效果显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多联中央空调控制方法,实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分析判断室外环境温度所处温度范围,同时检测设定的目标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计算目标温度和室内温度的温度差值,依据温度差值调整空调机组的运行模式。根据不同室外环境温度、不同室温目标设定与当前室内温差智能判断房间热负荷,优选风盘运行或地暖运行或同时运行,实现房间快速升温,实现了更多全面多功能的供暖方法。
进一步的,所述依据温度差值调整空调机组的运行模式具体为: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外环、设定目标温度T目标和当前室内温度T室温,若T外环≤T1,计算目标温度和室内温度的温度差值△T=T目标-T室温,若△T≥T2,则风盘水阀开启,地暖水阀关闭;若T3≤△T≤T4,则风盘水阀开启,地暖水阀开启;若T5≤△T≤T3,则风盘水阀开启,地暖水阀开启;若△T≤T5,则风盘水阀关闭,地暖水阀关闭;其中T1、T2、T3、T4、T5均为预设温度值。通过判断室外环境温度的温度区间,进而根据目标温度和室内温度差值调整风盘和地暖水阀的开闭,实现了不同情况下供暖模式的智能调整,使得房间温度上升更快更有效率,同时也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38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