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急物资转运送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3560.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5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郑继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继文 |
主分类号: | B65G23/04 | 分类号: | B65G23/04;B65G2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411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急 物资 转运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急物资转运送平台,包括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由两个径向的框架和多个轴向设置的螺杆构成,两个所述框架之间通过螺杆连接,所述框架上套设有防护罩。本发明通过两个框架构成一个骨架,并通过至少一个骨架构成一个平台,多个骨架通过插槽和插块的配合通过螺栓进行安装,使得现场实现方便快捷,且其长度应略大于河道宽度,从而保证了河道一侧的物品通过输送带送至另一侧。输送带通过河道内的流体提供动力,叶轮在流体的冲击下转动,并将扭矩通过传动机构传递给输送轮,输送轮带动输送带转动。即使对于相对平稳或静止的河道,也可以架设起来,便于老弱病残孕穿过,避免他们直接淌水发生不必要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急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急物资转运送平台。
背景技术
应急物资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所必需的保障性物质,当发生自然灾害,需要将应急物资运送至一线,但应急物资运送的过程中经常性的出现河道等阻隔,导致应急物资无法送过河道,或应急物资在运送的过程中受潮,因而急需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应急物资转运送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急物资转运送平台,包括骨架,所述骨架由两个径向的框架和多个轴向设置的螺杆构成,两个所述框架之间通过螺杆连接,所述框架上套设有防护罩;
两个所述框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叶轮,两个所述框架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传动轮,两个所述传动轮上共同套设有输送带,所述叶轮通过传动机构与其中一个传动轮连接;
其中一个所述框架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传动机构位于固定架内,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插槽,另一个所述框架上固定有插条,所述插槽和插条上均设置有用于螺栓固定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件、蜗杆、蜗轮和第二传动件;
所述叶轮通过第一传动件与蜗杆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蜗轮通过第二传动件与传动轮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均采用皮带传动件。
优选地,所述输送带连接有张紧调节机构。
优选地,所述张紧调节机构包括支架;
设置在支架上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固定连接有螺纹杠,所述螺纹杠的两侧螺纹反向设置,所述空腔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螺纹杠螺纹连接;
所述支架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且第二张紧轮位于第一张紧轮的上侧,所述第一张紧轮通过杆体与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张紧轮固定连接在支架上。
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两个框架构成一个骨架,并通过至少一个骨架构成一个平台,多个骨架通过插槽和插块的配合通过螺栓进行安装,使得现场实现方便快捷,且其长度应略大于河道宽度,从而保证了河道一侧的物品通过输送带送至另一侧。输送带通过河道内的流体提供动力,叶轮在流体的冲击下转动,并将扭矩通过传动机构传递给输送轮,输送轮带动输送带转动。即使对于相对平稳或静止的河道,也可以架设起来,便于老弱病残孕穿过,避免他们直接淌水发生不必要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固定架3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组合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组合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继文,未经郑继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35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