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线性膨胀系数汽车翼子板用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3397.4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3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刚;左立增;谢正瑞;陈延安;李志平;杨波;罗忠富;夏建盟;黄河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0 | 分类号: | C08L23/10;C08L23/08;C08L53/02;C08K13/02;C08K3/34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孙海燕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膨胀系数 汽车 翼子板用 聚丙烯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线性膨胀系数汽车翼子板用聚丙烯复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丙烯29‑65份、热稳定剂0.1‑2份、加工助剂0.1‑1份、乙烯/辛烯共聚物5‑20份、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7份、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1‑7份和超细滑石粉25‑35份。本发明的聚丙烯复合物采用乙烯/辛烯共聚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弹性体和乙烯/丙烯酸酯弹性体三种弹性体进行协同增韧,获得了‑30~85℃温度区间内低线性膨胀系数的聚丙烯复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复合物,具体涉及一种低线性膨胀系数汽车翼子板用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翼子板的作用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防止被车轮卷起的砂石、泥浆溅到车厢的底部。目前汽车翼子板大部分都采用金属材料制备,金属材料密度高,不符合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因此,汽车翼子板的以塑代钢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聚丙烯材料由于其无毒、环保、密度低、可回收等优势成为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内外饰及发动机零部件。
传统的汽车用聚丙烯复合材料一般采用滑石粉填充增加刚性,同时为保证其韧性,添加大量的热塑性弹性体,这种改性后的聚丙烯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极大,一方面导致一年之中不同季节尺寸变化大,影响汽车翼子板的装配,同时也会造成翼子板与车身之间造成“面差”,影响汽车美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线性膨胀系数汽车翼子板用聚丙烯复合物,该聚丙烯复合物采用乙烯/辛烯共聚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弹性体和乙烯/丙烯酸酯弹性体三种弹性体进行协同增韧,获得了-30~85℃温度区间内低线性膨胀系数的聚丙烯复合物。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线性膨胀系数汽车翼子板用聚丙烯复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丙烯29-65份、热稳定剂0.1-2份、加工助剂0.1-1份、乙烯/辛烯共聚物5-20份、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7份、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1-7份和超细滑石粉25-35份。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其熔体流动速率为20~1000g/10min。
优选地,所述热稳定剂为酚类、胺类、亚磷酸酯类、丙烯酰基官能团与硫代酯的复合物类、半受阻酚类和杯芳烃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加工助剂为低分子酯类、金属皂类、硬脂酸复合酯类和酰胺类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乙烯/辛烯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5~30g/10min,该共聚物中辛烯含量为15~42wt%。
优选地,所述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20g/10min,该共聚物中苯乙烯含量为13~25wt%。
优选地,所述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50g/10min,该共聚物中丙烯酸酯的含量为10~30wt%。
优选地,所述超细滑石粉选的目数为3000~10000目。
优选地,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丙烯35-55份、热稳定剂0.5-2份、加工助剂0.5-1份、乙烯/辛烯共聚物5-10份、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3-5份、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3-5份和超细滑石粉25-35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低线性膨胀系数汽车翼子板用聚丙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称取配方量的聚丙烯、热稳定剂、加工助剂、乙烯/辛烯共聚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在长径比为40:1的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混合分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33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