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藻酸盐和透明质酸的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2934.3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2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邵星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星之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6/00 | 分类号: | A61L2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藻酸盐 透明 液体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藻酸盐和透明质酸的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藻酸盐1~10份,透明质酸0.07~0.5份,聚环氧乙烷5~30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0.005~0.01份,聚甘油‑100.6~7份,黄原胶2~8份和L‑脯氨酸1~5份;其制备方法如下:第一步,得到藻酸盐溶液;第二步,得到透明质酸溶液;第三步,得到胶状混合液;第四步,将藻酸盐溶液、透明质酸溶液和混合液按重量比为3:1.5:1的配比进行混合,并充分搅拌均匀,得到胶状的藻酸盐和透明质酸‑聚环氧乙烷的液体敷料;本发明的基于藻酸盐和透明质酸的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为创面提供持久的湿润环境,形成致密水膜,避免创口感染;添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L‑脯氨酸,促进细胞生长,有利于创面的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藻酸盐和透明质酸的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伤口的愈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它的复杂性不仅仅体现在愈合本身,而且通过与伤口的类型有很大的关系。人们在努力寻找着理想的敷料,包括生物相容性、控制和吸收创面渗液、阻止细菌侵入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保护新生组织、加速创面愈合、止血镇痛、良好的机械性能等。
液体敷料是新型医用敷料的一种,属于外科用药制剂,通常以液体形式存在,其通过涂敷或喷雾方式施用于创口表面,在此过程中,施用液体敷料的器械以接触方式或非接触方式将液体敷料施用于创口表面,以达到预期作用,预期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清洁、杀菌、隔离、防护、给药和/或营养等,例如,液体敷料于创口表面形成保护层从而起到物理屏障作用。随着技术进步,各种新型的液体敷料日益增多,液体敷料已广泛用于小创伤口、擦伤、切割伤等浅表性创面及其周围皮肤的护理,并且适用于人体的体表伤口感染控制和促进伤口愈合等范围。但现有的液体伤口敷料因为功能的单一性,存在成膜效果差、愈合效果不理想等缺点,通过需要配合敷贴类敷料共同使用达到愈合效果,从而使人体体表伤口的护理复杂化。
经研究发现,伤口环境对伤口愈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湿性环境伤口愈合速度比干性愈合快一倍,润且具有通透性的伤口敷料应用后所形成的湿润环境,表皮细胞能更好的繁衍、移生和爬行,从而加速了伤口愈合过程;因此,为了给创面提供持久的湿润环境,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保湿功能的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藻酸盐和透明质酸的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为创面提供持久的湿润环境,形成致密水膜,避免创口感染;添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L-脯氨酸,促进细胞生长,有利于创面的恢复。
本发明的基于藻酸盐和透明质酸、聚环氧乙烷的液体敷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藻酸盐1~10份,透明质酸0.07~0.5份,聚环氧乙烷5~30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0.005~0.01份,聚甘油-100.6~7份,黄原胶2~8份和L-脯氨酸1~5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藻酸盐3~7份,透明质酸0.1~0.3份,聚环氧乙烷12~27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0.007~0.009份,聚甘油-102~6份,黄原胶3~6份和L-脯氨酸1~4份。
本发明的基于藻酸盐和透明质酸、聚环氧乙烷的液体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藻酸盐加入1/5配方量的去离子水中,在70~85℃温度下搅拌至藻酸盐完全溶解,得到藻酸盐溶液,冷却至25℃,封口静置备用;
第二步,将透明质酸加入1/3配方量的去离子水中,在25℃温度下采用高速均质机高速均质搅拌至透明质酸完全溶解,得到透明质酸溶液,封口静置备用;
第三步,将聚环氧乙烷、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聚甘油-10、黄原胶和L-脯氨酸加入剩余配方量的去离子水中,在25℃温度下搅拌均匀,得到胶状混合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星之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星之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2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