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面模拟航天器的气浮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92396.8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4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丹鹤;王创歌;刘幸川;张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G7/00 | 分类号: | B64G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祥 |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模拟 航天器 装置 | ||
1.一种地面模拟航天器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平面气浮轴承(1)、主体框架、高压气罐(15)、减压阀、多个空气喷嘴(3)、多个电磁阀(21)和电源(11),所述多个平面气浮轴承(1)设置在主体框架的底面,所述高压气罐(15)、减压阀、多个空气喷嘴(3)、电磁阀(21)和电源(11)均位于所述主体框架内,所述高压气罐(15)通过所述电磁阀(21)与减压阀的进口连接,所述减压阀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多个平面气浮轴承(1)连接,另一路与多个空气喷嘴(3)连接,每个所述空气喷嘴(3)配合设置有一个电磁阀(21),所述电磁阀(21)用于控制进入对应空气喷嘴(3)的气流的通断,所述电源(11)给电磁阀(21)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模拟航天器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多个立柱(16)以及与所述立柱(16)固定连接的自下而上设置的第一层支撑板(2)、第二层支撑板(4)、第三层支撑板(6)和第四层支撑板(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模拟航天器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三层支撑板(6)上的动量轮(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面模拟航天器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四层支撑板(7)上的光纤陀螺仪(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面模拟航天器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四层支撑板(7)上的多个靶标(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面模拟航天器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四层支撑板(7)下部的无线通信机(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面模拟航天器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层支撑板(4)上的控制板(14),所述控制板(14)与电源(11)、动量轮(12)、光纤陀螺仪(8)、多个靶标(9)、无线通信机(10)和电磁阀(2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地面模拟航天器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罐(15)包括两个,其内储存有20MPa的高压气体,两个高压气罐(15)的进气口均连接有金属管(19),所述金属管(19)上设置有截止阀(18),每个高压气罐(15)的出气口均设置有一个用于控制高压气罐(15)开关的开关阀(1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面模拟航天器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包括低压减压阀(5)和高压减压阀(13),两个高压气罐(15)的出气口均通过金属管(19)与高压减压阀(13)连接,高压减压阀(13)通过塑料软管(20)与低压减压阀(5)连接,所述低压减压阀(5)出口气体压力为0.3-0.5MPa,所述高压减压阀(13)出口气体压力为0.9-1.3MPa。
10.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地面模拟航天器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气浮轴承(1)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主体框架底部四个角处,所述空气喷嘴(3)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空气喷嘴(3)均设置在第二层支撑板(4)的底部,第二层支撑板(4)底部每一侧均布置有两个空气喷嘴(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239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