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寡肽在制备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1474.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6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欧瑜;马鹏;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08 | 分类号: | A61K38/08;A61P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寡肽 制备 防治 酒精性 脂肪 肝病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IAVPGEVA氨基酸序列的寡肽在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药物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其能显著降低由FFA诱导的肝细胞脂质累积。本发明还通过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小鼠模型证明,该寡肽有效地减少肝脏中脂肪堆积,减轻伴随的脂肪性肝炎症,并且可以优化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可用于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相关肝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肽的用途,具体涉及一种寡肽在制备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以及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的疾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及由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肝硬化以及肝癌。全球每100个成年人中就有20~30位脂肪肝患者,在肥胖症患者中,这一比例高达60%~9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已成为中国多发性疾病,中国沿海地区患病率达到15%。2016年12月2日国家发布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路径(2016年版)》,旨在重视和提高临床路径诊治方案及实施效果,进一步增强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认识和管理意识,全面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慢性疾病,脂肪肝除了会影响肝脏自身的功能外,还会招来免疫系统的攻击,引发肝炎,造成肝脏纤维化,最终发展为不可治愈的肝硬化。非酒精性肝病早期通过干预,肝脏仍能恢复正常,一旦进展到肝硬化,将会有1-4%的患者进展为肝癌。
NAFLD的发生是由环境、遗传、饮食和代谢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组织病理学改变可能是由于多种机制所致。肝脏脂质代谢的障碍,包括脂肪的合成和分解失去平衡或者脂质的运输发生障碍,导致脂肪在肝细胞中过度堆积形成脂肪肝,其中,进入肝脏脂肪酸的增加和肝脏脂质从头合成是最主要原因。胰岛素抵抗是 NAFLD/NASH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而代谢氧化应激、自噬、炎症等促使过度荷载脂肪的肝细胞发生损伤和死亡。NAFLD早期表现为肝脏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 的堆积,该过程是可以逆转的,应尽早进行干预。因而药物靶向降低肝细胞内TG,对治疗脂肪性肝病,尤其预防和治疗NAFLD的进一步进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是胰岛素增敏剂、降脂药、抗氧化剂和肝细胞保护剂等四类药物。但上述药物的作用靶点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理并不完全一致,故治疗效果不理想,如现有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和他汀类降脂药物在NAFLD的治疗中疗效并不显著,且他汀类降脂药物还存在较大副作用。迄今为止,尚没有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物上市。因此,寻找治疗NAFLD的有效药物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肽主要通过蛋白水解降解和肾过滤来清除,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因此一般不考虑肽类药物的代谢产物是否有毒性。小分子肽易于合成改造和优化组合,能很快确定其药用价值,因而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发价值。11S球蛋白是大豆储藏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之一,IAVPGEVA是11S球蛋白水解后得到的八肽。它能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HMGCoAR)活性,并能调节体外培养肝细胞葡萄糖和胆固醇代谢。但尚未见其用于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报道。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寡肽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药物中的应用,该寡肽能够有效地减少肝脏中脂肪堆积,减轻伴随的脂肪性肝炎症,并且可以优化血液中的各项指标,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
技术方案:具有IAVPGEVA氨基酸序列的寡肽在制备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将具有IAVPGEVA氨基酸序列的寡肽缩写为SGP8。
所述寡肽添加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制剂。
所述寡肽通过合成或由大豆储藏蛋白质水解分离得到。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润滑剂或稳定剂。
所述制剂为注射剂、片剂、颗粒剂或胶囊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14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包用氩气接头
- 下一篇:一种易开盖铆钉铆合结构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