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菌种植包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1412.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6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陈褀琦;王思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市芝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6 | 分类号: | A01G18/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种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种植包,包括塑料袋,食用菌培养基料棒和菌种,食用菌培养基料棒装入塑料袋的袋体内部;所述食用菌培养基料棒有贯穿孔,菌种塞入食用菌培养基料棒的贯穿孔中;所述塑料袋的袋体为下端封闭,上端敞口,在塑料袋的袋体内部于食用菌培养基料棒上方封装一段泥土,泥土上面留敞口;将装有食用菌培养基料棒和上方封装一段泥土的塑料袋,置于温度为20‑26℃、空气湿度为65‑75%的温室中进行发菌,浇水,待菌丝长满菌袋后,形成食用菌种植包。本发明生产效率较高,且能够抗感染保持种植包水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种植包。
背景技术
中国的食用菌资源丰富,也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中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外,食用时味道鲜美,风味独特,作为一种低脂肪、低热量的食物已被人们所接受。从整个发展趋势看,将来的菌业可能成为一个独立产业;从食用菌价值上来看,食用菌将成为第三世界主要蛋白质的来源;从销售情况上来看,食用菌的销售量大幅度增加,如日本近20年消费量增加了223倍。因此而言,食用菌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很大。
在食用菌种植中,需经过装袋、灭菌、接种、发菌步骤,现有技术中,将食用菌生料装入一端开口的塑料袋,然后摆放在密闭的塑料薄膜中进行灭菌,灭菌冷却后,在食用菌菌袋的周身利用顶锥或排锥进行刺大孔,将碎种料塞入大孔中进行接种,然后将接种后的食用菌菌袋置于温室中。在日常的翻袋过程中,种植户常常发现,在发菌前期的菌种接入孔周围菌丝生长较快,随着菌棒内含有的氧气的消耗和菌种在接种口表面形成菌膜后,菌棒内缺氧,使得菌丝在后期容易感染长霉,菌丝生长变慢。另外,还发现现有的塑料袋菌袋内部透气性差,且不方便补充水分,使得内部温度提高,从而影响菌菇的生长发生,从而降低菌菇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食用菌种植包,生产效率较高,且能够抗感染保持种植包水分。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菌种植包,包括塑料袋,食用菌培养基料棒和菌种,食用菌培养基料棒装入塑料袋的袋体内部;所述食用菌培养基料棒有贯穿孔,菌种塞入食用菌培养基料棒的贯穿孔中;所述塑料袋的袋体为下端封闭,上端敞口,在塑料袋的袋体内部于食用菌培养基料棒上方封装一段泥土,泥土上面留敞口;所述菌种塞入食用菌培养基料棒的贯穿孔中,是食用菌培养基料先通过挤压自粘结成棒型,即食用菌培养基料棒;再向所述食用菌培养基料棒的周面进行刺扎成为贯穿孔,送入灭菌室进行灭菌,灭菌后将菌种塞入食用菌培养基料棒的贯穿孔中;将上述装有食用菌培养基料棒和上方封装一段泥土的塑料袋,置于温度为20-26℃、空气湿度为65-75%的温室中进行发菌,浇水,待菌丝长满菌袋后,形成食用菌种植包。
本发明有益效果:
1、本发明食用菌种植包的塑料袋上方留敞口,泥土具有天然的透气性,使氧气能够进入料棒内部,接种后的种植包内氧气量充足,食用菌培养基料棒菌丝的萌发比例提高、萌发速率提高,食用菌培养基料棒被感染的比例降低,菌丝的生长速率加快,缩短了发菌这一生物阶段的时间,也提高了成品袋率;同时还能利用塑料袋上方的泥土的透气性排出灭菌、菌丝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2、本发明装袋后,食用菌培养基料棒的上端直接通过土层敞口,无需刺孔。相比现有技术在菌丝长满后再刺孔操作难度小,效率高,简单容易,而现有技术在发完菌后刺孔因需脱去外袋再刺孔,这中间还要人工挑拣搬运出因缺氧而存在隐患的菌袋,在长满菌丝处局部刺孔,待菌袋长满菌丝后二次挑拣搬运刺孔,导致费工费时,效率低下,企业成本高,产量无法保证;
3、本发明食用菌种植包的塑料袋上方的泥土还具有蓄水性,可以保持种植包水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市芝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郴州市芝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14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