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对端语音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1159.X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3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曹琉;张大朋;孙哲南;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00 | 分类号: | G10L15/00;G10L15/02;G10L15/06;G10L15/18;G10L15/26;G10L25/69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语音 识别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对端语音识别系统,包括:声学模型,依次包括VGG‑Net层、第一全连接层、双向RNN层、第二全连接层、Softmax层及CTC层,用于提取音频的二维FBank特征经网络处理获得每个时间步的概率分布,根据时间步概率分布的熵值结果输出候选拼音序列;语言模型,与声学模型连接,包括Transformer编码器以及n‑gram模型;Transformer编码器用于根据输入的候选拼音序列,输出等长的汉字序列,n‑gram模型,用于对输出的汉字序列处理,选出目标汉字文本输出。本发明能得到最符合当前语境和人类表达习惯的最终识别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语音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对端语音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语音识别,用于将语音转换为对应文本,一般包括声学模块与语言模块两个基础模块。对于输入的语音信号,声学模块负责对信号的特征进行提取,并计算语音到音节(或其他最小单位)的概率,而语言模块利用语言模型,将最小单位转化为人类或计算机可以理解的完整的自然语言。
当前语音识别分为两种,一是概率模型方法,二是深度学习方法。对于前者,最典型的是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与混合高斯分布(GMM)的语音识别模型(HMM-GMM),它首先对音频进行毫秒级别的分帧,并对每一帧提取声学特征(包括FBank、MFCC),对每一帧,采用GMM计算混合分布模型的期望与协方差,从而获得每一帧对应的每一个HMM状态的概率值,并计算HMM中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概率。
对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比较经典的DeepSpeech2模型同样是将模型分为声学模型与语言模型两部分。对于声学模型,分别采用CNN和RNN学习发音特征与信号的静动态特性,最后通过全连接网络,采用CTC作为训练目标,输出最小单位的后验概率。对于语言模型,直接将n-gram加入到损失函数,从而习得目标语言的上下文信息。
上述两种解决方法均有一定缺点,对于前者,模型并不能利用每一帧的上下文信息,即不能利用历史信息来辅助当前任务。另外,该模型假定帧与状态之间服从高斯分布,虽然简化了模型,但有很大局限性。对于后者,该模型虽然能达到较好的收敛效果,但由于RNN本身的循环结构,较多的RNN单元使得训练时间较长,难以并行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对端语音识别系统。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对端语音识别系统,包括:
声学模型,依次包括VGG-Net层、第一全连接层、双向RNN层、第二全连接层、Softmax层及CTC层,用于提取音频的二维FBank特征后,经所述VGG-Net层、第一全连接层、双向RNN层、第二全连接层、经Softmax层及CTC层处理后,得到每个时间步的归一化概率分布,再根据时间步归一化概率分布的熵值结果输出候选拼音序列;
语言模型,与所述声学模型相连接,包括依次连接的Transformer编码器以及n-gram模型;所述Transformer编码器用于根据输入的候选拼音序列,输出与所述汉语拼音序列等长的汉字序列,所述n-gram模型,用于对Transformer编码器所输出的汉字序列处理,选出目标汉字文本输出。
其中,所述VGG Net层包括多个VGG块,前面多个VGG块包括两个卷积核为3*3卷积层以及一个2*2的最大池化层,每进行一次卷积后对通道数翻倍,以减少由于最大池化层采样而带来的信息损失;最后两个VGG块包括两个卷积核为3*3卷积层,不使用最大池化层,以加大模型层数以用来学习声学信息中更加深层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双向RNN层采用是的GRU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11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CM线圈绕线系统
- 下一篇:一种离心轧辊的工作层组织性能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