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自动化终端智能电源装置及电池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1078.X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0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余南华;周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思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10 | 分类号: | H02J7/10;H02J7/00;H02J9/06;H02J11/00;G01R31/392;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君;张泽锋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 自动化 终端 智能 电源 装置 电池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智能电源装置及电池评估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交流输入模块、通信模块、显示模块、告警模块、监测控制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和电源输出模块,所述监测控制模块分别与交流输入模块、通信模块、显示模块、告警模块、电池管理模块、电源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电源输出模块分别与交流输入模块、电池管理模块连接;所述交流输入模块、通信模块、告警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和电源输出模块均外接有接线端口。本发明通过电池管理模块和监测控制模块配合,可以实现强大的电池管理功能,有利于配电自动化终端正常工作,并且通过监测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配合,能够实现事件的记录和翻查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智能电源装置及电池评估方法,属于配电网电源领域。
背景技术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DTU、FTU、远传型故障指示器等)在配电网建设当中有着广泛的使用,是配电网自动化实现全面监测和控制的主要技术手段。目前,配电自动化终端供电方式主要有三种:1)操作电源和工作电源均取自外部交流电;2)操作电源和工作电源均取自蓄电池;3)操作电源取自外部交流电,工作电源取自蓄电池。由于配电自动化终端要求在220V交流电断开后仍能工作一段时间,可对断电后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在外接蓄电池作为断电后供电电源情况下,由于蓄电池容量有限、不能长时间地为配电自动化终端供电,目前普遍采用方式3作为配电自动化终端的主要供电方式。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电源系统是由220V交流电、配电自动化智能电源模块和蓄电池组成,因而对于配电自动化终端电源系统的监测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配电自动化终端电源系统的监测和管理可分为两部分:1)蓄电池的监测和管理;2)电源的输入和输出管理。蓄电池的监测和管理,根据此领域已经得到授权公开的专利可知,现有的发明一般是由控制单元、电池内阻与温度监测单元、电池输入与输出管理单元、电池活化单元和通信单元等部分组成,可在线实现蓄电池内阻、温度、充放电的监测和管理以及完成电池的活化。对于电源的输入和输出管理,现有技术一般由输入EMC单元、高压整流滤波单元、PWM控制单元、功率变化单元、输出整流滤波单元、输出检测保护单元等部分组成,可实现电源稳定的输入与输出。
上述配电自动化终端电源系统的缺点是:电池管理功能较为单一,电池核容放电时需退出供电,并将电量完全耗尽,不利于配电自动化终端正常工作;大多数电池管理不具备记录事件功能,包括内阻测试、蓄电池活化以及停电等事件没有被记录下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智能电源装置,该装置通过电池管理模块和监测控制模块配合,可以实现强大的电池管理功能,有利于配电自动化终端正常工作,并且通过监测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配合,能够实现事件的记录和翻查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装置的电池评估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智能电源装置,包括交流输入模块、通信模块、显示模块、告警模块、监测控制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和电源输出模块,所述监测控制模块分别与交流输入模块、通信模块、显示模块、告警模块、电池管理模块、电源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电源输出模块分别与交流输入模块、电池管理模块连接;
所述交流输入模块、通信模块、告警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和电源输出模块均外接有接线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包括电池充电管理单元、电池放电管理单元、电池活化管理单元、电池输入输出检测保护单元和电池内阻温度监测单元,所述电池充电管理单元、电池放电管理单元、电池活化管理单元、电池输入输出检测保护单元和电池内阻温度监测单元分别与监测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池充电管理单元和电池放电管理单元还分别与电池输入输出检测保护单元连接,所述电池输入输出检测保护单元还与电源输出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思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思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10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