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光抗老化高铁座椅套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9598.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8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生;沈张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283 | 分类号: | D03D15/283;D03D15/50;D01D5/24;D01D5/253;D01F6/92;D01F1/07;D01F1/10;D01F1/08;D06M11/79;D06M11/46;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龙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0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光抗 老化 座椅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光抗老化高铁座椅套制造方法,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织造步骤,所述织造过程中所使用的白纱由中空截面的聚酯纤维制成,中空截面的聚酯纤维制造方法包括:S1、以全消光聚酯切片、抗紫外线聚酯母粒和改性阻燃剂DHQEP按质量比1±0.05:1±0.05:7±0.3的比例混合;S2、混合物在580‑620m/min的纺丝速度下通过喷丝板熔融挤出,冷却成型,得到聚酯纤维,纺丝中预结晶温度为168‑172℃,预结晶时间为33‑37min;S3、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SiO2复合溶胶,然后将TiO2‑SiO2复合溶胶涂覆在聚酯纤维表面形成薄膜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座椅套制造方法,涉及一种耐光抗老化高铁座椅套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018年9月23日,伴随着一列从香港西九龙站出发的港铁动感号从深圳高峰水库特大桥驶过,我国高铁技术的发展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十年来,中国高铁在路网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2018年底,中国已开通运营高速铁路近3万公里,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高铁网路基本形成,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近期出台的年度建设计划,2019年新开工铁路里程预计达到6800公里,比上一年增加45%。随着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国内已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完善的高铁配套产业,除极少数的关键零部件需要进口外,几乎所有的配套都能自主解决。高铁座椅套作为高铁内饰材料的重要组成,其需求量与消耗量日益增长,为高铁座椅套生产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同时其质量、外观、手感、舒适度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而众所周知,纺织材料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光、热辐射、氧化、温度、力等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反复作用会使材料发生降解、逐步老化,从而影响材料的性能甚至导致材料性能的劣化和失效。高铁座椅套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日光的长期反复照射,为使其在苛刻的环境中长期使用,且具有优良、稳定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就需要采取正确有效的表征和研究方法,提高材料和织物的耐光老化性能。
早在1969年,有关纤维光老化性能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出现,代表的有虔斯特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利用氙光灯对芳香族聚酰胺进行照射,研究其光老化性能;Day M模拟日晒环境研究了Nomex织物的光降解性能,并发现该材料性能的降解是由于在光照射下发生了光化学反应,在光氧化作用下改变了聚合物的化学组成,从纤维表面到纤维内部逐步发生光老化降解。但在国外,几乎没有与高铁座椅套耐光老化技术的设计开发以及理化性能研究的报道。
在国内,早在2004年东华大学相关研究人员研究了光氧老化对聚丙烯长丝蠕变行为的影响,此外,国内专家对芳纶纤维、PBO纤维、玻璃纤维、石英纤维的耐光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但目前虽然已有数家高铁座椅套及相关材料的专业生产厂家,但受研究技术、制造技术、成产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自主研发的座椅套织物的舒适性、功能性、耐用性以及加工质量都有待提高。国内高铁动车行业虽已经过10年的发展,但与高铁座椅套相关的产品标准、甚至是织物标准尚处于空白,对高铁座椅套生产纤维原料、织物或成品老化性能的研究少之又少。
高铁座椅套是需要从视觉、触感都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和普通服用、家用纺织品相比,其使用时需要长期暴露于光照条件下,因此对其在耐光老化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针对高铁座椅套使用时需要长期暴露于光照条件下,因此在耐光老化存在缺陷的问题,提供一种耐光抗老化高铁座椅套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光抗老化高铁座椅套制造方法,包括织造步骤,所述织造过程中所使用的白纱由中空截面的聚酯纤维制成,中空截面的聚酯纤维制造方法包括:
S1、以全消光聚酯切片、抗紫外线聚酯母粒和改性阻燃剂DHQEP按质量比1±0.05:1±0.05:7±0.3的比例混合;
S2、混合物在580-620m/min的纺丝速度下通过喷丝板熔融挤出,冷却成型,得到聚酯纤维,纺丝中预结晶温度为168-172℃,预结晶时间为33-37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95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游乐场管理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