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金属热处理的储能峰谷电调蓄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9266.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9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名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光华热处理表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600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属 热处理 储能峰谷电调蓄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金属热处理的储能峰谷电调蓄利用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储能单元储能状态及目前峰谷电状态获取及反馈;控制单元接受指令并控制储能单元开启充能调蓄模式;监视充能状态并依照设定等结束充能调蓄模式转入常时监控的储能/供能模式;储能/供能模式下的能量输出及状态监控。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目前暂无针对金属热处理行业的峰谷电集中高效收集及调蓄利用方法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金属热处理的储能峰谷电调蓄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实现的诸多跨越式发展,无一不是借助工业硬实力的发展腾飞的,随着轻重工业及国防事业中对高性能金属材料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热处理工艺作为调整金属组织结构,改善材料性能的重要工序,在机械行业中占有着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热处理工序是通过针对不同金属工件,进行针对化的升温、保温、降温工序,进而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调整改进的工艺。其过程中,对于温度环境的要求是十分严苛的,而我国对热处理行业的发展并不很重视,炉龄高、炉体老旧,工艺保守,炉衬蓄热量高、炉壁导致的散热大,保温性能差,整体能耗较高。在机械装备与产品制作方面,热处理所用的电阻炉属于耗能大户,经统计,其总能耗可达到制造业总能耗的25%~30%,我国在能耗控制方面一直步欧洲诸国的后尘,虽然经过我国十一五和十二五计划的实施,我国同期热处理能耗已经控制在600kW·h/t,但仍高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世界先进水平。
在热处理行业中,对峰谷电的利用一直是符合我国节能减排举措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受制于热处理行业的工艺特点及性质,无法对峰谷电进行集中且大规模的错峰调蓄应用。若能在此方向有所突破,对峰谷电进行高效调蓄利用,将为热处理行业的节能减排改造和绿色可持续性发展方向做出相当大的贡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热处理行业调蓄峰谷电较为困难的既存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金属热处理的储能峰谷电调蓄利用方法,其能有效利用峰谷电调蓄的能源,辅助正常热处理炉进行时移式供能。
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金属热处理的储能峰谷电调蓄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储能单元储能状态及目前峰谷电状态获取及反馈:储能单元储能状态由储能单元内部的感应器及相应算法进行读取(或直接利用具有数据显示机能的储能单元所输出储能百分比进行读取)并反馈到控制单元及远程智能管理终端(如手机app等软件)中;其特征在于,储能单元储能状态及目前峰谷电状态获取及反馈,包含以下步骤:
a)储能单元储能状态由储能单元内部的感应器及相应算法进行读取(或直接利用具有数据显示机能的储能单元所输出储能百分比进行读取)并反馈到控制单元及远程智能管理终端(如手机app等软件)中,进行实时显示。
b)目前峰谷电状态由国家电网在各地区即时公布的峰谷电状态为准,或由公布的谷电时段与联网的时钟比对进行目前峰谷电状态的获取及反馈。
2、控制单元接受指令并控制储能单元开启充能调蓄模式:若设置为自动监控储能时,当控制单元监测并判定目前状态为谷电时便按照设定开启充能调蓄模式向储能单元内部充能,并向远程智能管理终端进行状态更新与发布,若设置为手动时,则指令是通过对控制单元的直接输入或通过远程智能管理终端的数据输入的,进而开启充能调蓄模式;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接受指令并控制储能单元开启充能调蓄模式,包含以下步骤:
a)若设置为自动监控储能时,当控制单元监测并判定目前状态为谷电时便按照设定开启充能调蓄模式向储能单元内部充能,并向远程智能管理终端进行状态更新与发布。
b)若设置为手动时,则指令是通过对控制单元的直接输入或通过远程智能管理终端的数据输入的,进而开启充能调蓄模式进行充能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光华热处理表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廊坊光华热处理表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9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