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杆类零件的自动校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8679.5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5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柱;郭俊;陈杰;王匀;周建忠;何佩瑜;孟宪凯;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罡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0 | 分类号: | B21D3/1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1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杆 零件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杆类零件的自动校直装置,属于连杆类零件的检测和校直领域,主要包括:工作台、固定机构、检测机构和校直机构;本装置通过激光测距和PLC控制压头;当此装置开始工作时,通过上料机构将连杆式零件送至固定机构,然后激光测距装置开始工作并把测量结果反馈给控制台,最后再由控制台选择压头进行校直,反复此操作直到测量结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该装置有效解决了连杆类零件难以自动校直的问题,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精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零件校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杆类零件的自动校直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校直是平衡校正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指的是机械产品中作旋转运动或往复运动的零件,在加工或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弯曲变形,通过高精度测量后迅速地予以校正,使工件恢复直线状态的一种自动进行的校正技术。
目前大多数校直装置都是针对轴类零件,连杆类零件的自动校直装置比较欠缺,大多数企业仍采用人工校直的方式,人工校直不仅效率较低,而且校直精度也较低。自动校直过程包括自动测定工件的校直量、自动实施校直操作和事后的检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连杆类零件的自动校直装置,用以解决人工校直效率较低,精度低的问题。本装置通过激光测距和PLC控制压头;当此装置开始工作时,通过上料机构将连杆式零件送至固定机构,然后激光测距装置开始工作并把测量结果反馈给控制台,最后再由控制台选择压头进行校直,反复此操作直到测量结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连杆类零件的自动校直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工作台、固定机构、检测机构和校直机构;其中固定机构中的挡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工作台上,且两个挡板之间的距离为工件未固定端的圆的直径;支撑板和工作台、定位板通过螺钉连接,基座与工作台通过螺纹紧密相连,螺纹柱和旋钮、锥形销通过螺纹连接,且螺纹柱与定位板通过螺纹连接,当旋转旋钮时,致使锥形销上下移动由此来固定放置在基座上的工件。
检测机构中的支撑柱通过螺钉固定在工作台上,激光测距仪1和激光测距仪II通过孔轴配合置于支撑柱上,且激光测距仪II的中心始终与基座的上表面齐平,激光测距仪1和激光测距仪II中心之间的距离为工件连杆小头的高h+ɑ,ɑ为预设的误差。
校直机构中的压头I和压头II通过导轨槽上下移动,当激光测距仪1测得的距离过短,则控制台启动电机I来带动压头I下压;当激光测距仪II测得的距离过短,则控制台启动电机II来带动压头II上升,校直过后压头返回原位,检测机构再次工作,反复操作直至两个激光测距仪测得数据较为接近,完成校直。
进一步地,锥形销的锥度和直径取决于工件的一端内径;
进一步地,两个激光测距仪的距离是工件中连杆小头的高h+ɑ,此高h并非连杆小头的直径,ɑ为预设的误差,以保证测量准确;
进一步地,两个压头关于工件对称分布,省去了工件翻转的步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连杆类零件的自动校直装置,当此装置开始工作时,通过上料机构将连杆式零件送至固定机构,然后激光测距装置开始工作并把测量结果反馈给控制台,最后再由控制台选择压头进行校直,反复此操作直到测量结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实现自动化操作。
(2)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针对此类杆件的自动校直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
(3)本发明采用的是激光测距校直的方法,相比于人工校直,本装置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校直精度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罡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罡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86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