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齿轮无飞边锻造成形模具及制备方法和锻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8628.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4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彭锐;张培耘;华希俊;解玄;刘建芳;朱东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K1/30 | 分类号: | B21K1/30;B21J13/02;B21J5/02;B23P1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无飞边 锻造 成形 模具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齿轮无飞边锻造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冲头(5)和下冲头(15);所述上冲头(5)的下端面和下冲头(15)的上端面分别设有相同的复合凹槽织构;
所述复合凹槽织构包括多个环形的宏观凹槽(18)和微观凹槽(19),每两个宏观凹槽(18)之间布置至少一个微观凹槽(19);所述复合凹槽织构中宏观凹槽(18)的织构参数为:槽宽为0.5~1.5mm,槽深为1~5mm,相邻两个宏观凹槽(18)之间的间距为2~5mm;所述复合凹槽织构中微观凹槽(19)的织构参数为:槽宽为60~120um,槽深为4~25um,相邻两个微观凹槽(19)之间的间距为100~200u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无飞边锻造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宏观凹槽(18)采取R1~R3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无飞边锻造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观凹槽(19)采取R0.001~R0.005倒角。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齿轮无飞边锻造成形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冲头(5)的下端面和下冲头(15)的上端面分别制备相同的复合凹槽织构,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宏观凹槽(18)的制备:采用数控铣床在上冲头(5)的下端面和下冲头(15)的上端面分别制备多个宏观凹槽(18)并进行倒角处理、抛光处理和超声清洗;
所述微观凹槽(19)的制备:采用二级泵浦Nd:YAG激光器在宏观凹槽(18)之间加工至少一个微观凹槽(19),并对微观凹槽(19)进行倒角处理;所述激光器的加工参数为:加工电流为15~19A,重复频率为1600~2500Hz,扫描速度为9~22mm/s。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齿轮无飞边锻造成形模具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坯料加热到80~120℃,喷涂石墨润滑剂,继续加热到锻造温度;
将坯料放置于所述模具的下凹模(14)中,上凹模(13)和上冲头(5)向下运动,上凹模(13)、上冲头(5)、下凹模(14)和下冲头(15)形成封闭模膛,所述上冲头(5)继续下行,同时下冲头(15)向上运动,待坯料受到挤压变形逐渐充满模膛后,多余的坯料大部分流向宏观凹槽(18)中,随着上冲头(5)和下冲头(15)的继续运动,模膛的齿形区完全填充,而后微量的余料流入微观凹槽(19)中;
待齿轮锻件成形,所述上凹模(13)、上冲头(5)和下冲头(15)分别恢复到初始位置,取出无飞边的齿轮锻件,使用冲孔整形工序去除锻件中心孔处的连皮和堆积的余料,即得到无飞边齿轮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86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