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降低杂质含量的雷西纳德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8452.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6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夏中宁;吴进;白秉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鑫开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49/12 | 分类号: | C07D24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文小花 |
地址: | 570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降低 杂质 含量 雷西纳德 中间体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降低杂质含量的雷西纳德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反应物中间体(4)在催化剂作用下,在混合溶剂A下反应,经后处理得产物中间体(5)的粗品,再用混合溶剂B重结晶,获得高纯度的中间体(5)的精制品;所述催化剂为BPO、AIBN、TEMPO中至少一种。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合成雷西纳德中间体2‑(5‑溴‑4‑(1‑环丙基萘‑4‑基)‑4H‑1,2,4‑三唑‑3‑基硫基)乙酸甲酯,显著提高其纯度,有效控制杂质含量,氯代物以及上一步中间体残留明显下降,为后面步骤的雷西纳德成品精制大大减压负担,有助于提高雷西纳德的用药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西纳德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效降低杂质含量的雷西纳德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痛风密切相关,也是高血压、慢性肾病、血脂异常、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危险因素。西方发达国家HUA患病率为15~20%,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平均寿命的延长,HUA的患病率逐年升高。据估计,我国目前HUA的患者接近1.2亿人,痛风患者约1700万人。痛风是一种以高尿酸血症和尿酸单钠盐(MSU)沉积在关节等部位而引起痛疼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原因为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出障碍。
雷西纳德(Lesinurad),化学名为2-[[5-溴-4-(4-环丙基-1-萘)-4H-1,2,4-三唑-3-基]硫代]乙酸,于2015年12月22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上市批准,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于12月18日了推荐该药在欧盟批准上市。雷西纳德是全球首个获批的尿酸盐重吸收转运子(URAT1)抑制剂,联合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治疗高尿酸血症相关的痛风。雷西纳德是口服用片剂,规格是200mg。推荐剂量是200ml一天一次,与别嘌醇或者非布司他联用,具体结构式如下:
雷西纳德的合成路线主要为:
操作过程如下:以1-环丙基萘-4-基异硫氰酸酯为起始物料,与甲酰肼环合得4-(1-环丙基萘-4-基)-4H-1,2,4-三唑-硫醇(3),其再和溴乙酸甲酯经亲核取代得2-(4-(1-环丙基萘-4-基)-4H-1,2,4-三唑-3-基硫基)乙酸甲酯(4),经NBS溴代得2-(5-溴-4-(1-环丙基萘-4-基)-4H-1,2,4-三唑-3-基硫基)乙酸甲酯(5),再水解得雷西纳德(1)。
其中,中间体(5)的合成难度较大,由NBS作为溴代试剂在中间体(5)合成中存在一个氯代杂质,其结构如下:
若存在此杂质,在后续的反应中会进一步水解生成2-[[5-氯-4-(4-环丙基-1-萘)-4H-1,2,4-三唑-3-基]硫代]乙酸,其和雷西纳德极性差别很小,常包夹在主峰内,难以精制去除,因此在中间体(5)的制备过程中控制氯代杂质显得尤为重要。
采用其它溴代试剂,如液溴、苯基三甲基三溴化铵、二溴海因等,虽可减少氯代杂质的生成,但均存在反应不好或杂质较多的情况。
而根据专利CN104736522A例2A合成中间体(5),采用四氢呋喃为溶剂,NBS为溴代剂,采用不同的投料比和反应温度,中间体(4)存在很大的残留,含量在5%左右,且氯代杂质在0.1~1.0%,中间体(4)在后面的水解步骤所得的杂质也是API中存在的重要杂质,其结构如下:
对于化学药物的研究开发,不仅仅要获得高质量的原料药和高效环保的工艺,同时还要研究原料药中杂质的来源、清除和转化,以及控制措施,因此,对起始物料、中间体的质量控制,包括工艺研究和质量研究,从而提高雷西纳德的用药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鑫开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未经北京鑫开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84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