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波电化学蚀刻制备多孔铜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8399.4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3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李波;董亚萍;许志榕;王开林;李武;梁建;徐慧云;荀库;冯海涛;郑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禹象铜箔(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F3/02 | 分类号: | C25F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王锋 |
地址: | 810008***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波 电化学 蚀刻 制备 多孔 铜箔 方法 | ||
1.一种方波电化学蚀刻制备多孔铜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硫酸配置成水溶液,其浓度为0.1mol/L,作为主蚀刻剂,并在其中加入抗坏血酸,抗坏血酸的浓度为2 mol/L;将配置好的酸性水溶液充分混匀后通入蚀刻槽中,蚀刻槽采用三电极反应形式,其工作电极为电解生成的无孔金属铜箔,对电极为经过表面防腐抗氧化处理的金属钛板,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蚀刻槽中酸性水溶液温度为40℃,方波电位上限为1.5V,下限为-0.2V,频率为100Hz,反应600分钟后制得多孔铜箔。
2.一种方波电化学蚀刻制备多孔铜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盐酸配置成水溶液,其浓度为0.5mol/L,作为主蚀刻剂,并在其中加入柠檬酸,柠檬酸的浓度为0.5 mol/L;将配置好的酸性水溶液充分混匀后通入蚀刻槽中,蚀刻槽采用三电极反应形式,其工作电极为电解生成的无孔金属铜箔,对电极可为经过表面防腐抗氧化处理的金属钛板,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蚀刻槽中酸性水溶液温度为80℃,方波电位上限为6.3V,下限为-5.5V,频率为1000Hz,反应10秒后制得多孔铜箔。
3.一种方波电化学蚀刻制备多孔铜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硫酸和盐酸配置成水溶液,其总浓度为0.12 mol/L,作为主蚀刻剂,并在其中加入抗坏血酸和柠檬酸,抗坏血酸的浓度为0.1 mol/L,柠檬酸的浓度为0.2 mol/L;将配置好的酸性水溶液充分混匀后通入蚀刻槽中,蚀刻槽采用三电极反应形式,其工作电极为电解生成的无孔金属铜箔,对电极可为经过表面防腐抗氧化处理的金属钛板,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蚀刻槽中酸性水溶液温度为10℃,方波电位上限为0.2 V,下限为-2.6V,频率为10Hz,反应30 min后制得多孔铜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禹象铜箔(浙江)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禹象铜箔(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83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