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既有地下结构处施工地连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8389.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2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佚;陈华;陈新喜;赵辉;金国栋;黄沛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0 | 分类号: | E02D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王红艺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地下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既有地下结构处施工地连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沿着待施工的地连墙的长度方向拆除对应部分的地下结构形成拆除槽;在拆除槽的相对两侧对剩余的地下结构进行竖向顶撑加固;对拆除槽进行成槽施工,形成施工槽;在施工槽灌注形成地连墙;拆除剩余的地下结构,且对拆除位置进行回填。本发明先拆除影响地连墙的部分地下结构,可利用剩余的地连墙帮助支撑基坑,同时,可防止拆除地连墙引起坍塌扰动土体,影响周围的地铁管线等构筑物。地连墙施工完毕之后,再将剩余的地下结构拆除,减小施工过程对周围结构的扰动影响,避免先将地下结构全部拆除扰动土体影响周围的管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在既有地下结构处施工地连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建筑拆除改建过程中,例如在基坑施工中,常常碰到既有的地下结构,阻碍施工基坑的围护结构如地连墙。
常规方法是先将地下结构全部拆除,然后再在拆除位置施工地连墙,但是当地铁、重要管线设施等紧邻该既有地下结构时,若按常规方法对既有地下结构的挖掘拆除,则容易导致大范围坍塌扰动周围土体,对地铁、重要管线设施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既有地下结构处施工地连墙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方法先将地下结构全部拆除,然后再在拆除位置施工地连墙,但是当地铁、重要管线设施等紧邻该既有地下结构时,若按常规方法对既有地下结构的挖掘拆除则容易导致大范围坍塌扰动周围土体,对地铁、重要管线设施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既有地下结构处施工地连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沿着待施工的地连墙的长度方向拆除对应部分的地下结构形成拆除槽;
在拆除槽的相对两侧对剩余的地下结构进行竖向顶撑加固;
对拆除槽进行成槽施工,形成施工槽;
在施工槽灌注形成地连墙;以及
拆除剩余的地下结构,且对拆除位置进行回填。
本发明在既有地下结构处施工地连墙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沿着待施工的地连墙的长度方向拆除对应部分的地下结构形成拆除槽,包括:
在所述地下结构上沿着待施工的地连墙的长度方向进行水钻排孔,形成相对的两排钻孔;以及
拆除所述地下结构的位于两排所述钻孔之间的部分,以形成所述拆除槽。
本发明在既有地下结构处施工地连墙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根据每一幅地连墙的长度分段进行水钻排孔。
本发明在既有地下结构处施工地连墙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地下结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板,以及与待施工的地连墙相对设置的地铁通道;
在拆除槽的相对两侧对剩余的地下结构进行竖向顶撑加固,包括:
在拆除槽的相对两侧施工支撑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支撑墙,在灌注形成地连墙的过程中利用所述支撑墙作为模板。
本发明在既有地下结构处施工地连墙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施工支撑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立设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远离所述地铁通道的一侧。
本发明在既有地下结构处施工地连墙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施工靠近所述地铁通道的支撑墙之前,还包括在所述支撑墙,对应的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围合成的空间内采用土方回填加固。
本发明在既有地下结构处施工地连墙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拆除剩余的地下结构,包括:拆除远离所述地铁通道的支撑墙,支撑柱,和对应的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且保留靠近所述地铁通道的支撑墙和对应的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8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