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旋转的多层充气式码头护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8136.3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2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普;肖巍;刘俊良;姚熊亮;黄祥宏;黄锴楠;朱润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26 | 分类号: | E02B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多层 充气式 码头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可旋转的多层充气式码头护舷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圆柱形支柱、设置在支柱上的气囊,所述气囊的底部胶粘在刚性圆形底面上,圆柱形支柱的顶部开有滑槽,圆柱形支柱的一侧连接有滑道,气囊的底面设置有置于滑槽中的导柱,气囊的底面与旋转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旋转臂的另一端连接中心转轴,中心转轴固定在底座上。本发明通过气囊的受压变形实现多层缓冲,大大提升了装置整体的吸能缓冲能力;同时通过气囊间的相互排气充气减小弹性形变引起的反力;另外,本发明通过旋转,改变气囊位置,使气囊在形变恢复阶段不与船体直接接触,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反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码头护舷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气囊式码头护舷装置。
背景技术
码头护舷是一种安装在码头上的弹性缓冲装置,主要用以减缓船舶靠岸或系泊过程中对码头的冲击力,防止或消除船舶、码头受损坏。传统的充气式护舷大多以气囊为主体,单个气囊在受压变形达到形变极限后无法再提供吸能作用,抗压缓冲效果有限。另外在弹性恢复阶段,易对船体产生较大反力,影响船舶的靠泊效果。因此设计一种合理的护舷装置,有效提高护舷吸能缓冲能力的同时,大幅度减小反力对工程实际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能效果好,能大幅度减小弹性恢复阶段对船体产生的反力的可旋转的多层充气式码头护舷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圆柱形支柱、设置在支柱上的气囊,所述气囊的底部胶粘在刚性圆形底面上,圆柱形支柱的顶部开有滑槽,圆柱形支柱的一侧连接有滑道,气囊的底面设置有置于滑槽中的导柱,气囊的底面与旋转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旋转臂的另一端连接中心转轴,中心转轴固定在底座上。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所述的气囊为3层气囊,层层相套且相互独立,外层和中层气囊呈圆环形,内层气囊呈圆柱形,3层气囊底部共用同一圆形底面,外层气囊上方设有排气阀和充气阀、尾部设有从外层气囊到中层气囊的单向气阀、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中层气囊的长度小于外层气囊、上方设有排气阀、尾部设有从中层气囊到内层气囊的单向气阀、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内层气囊的长度小于中层气囊、上方设有排气阀、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
2.同一底座上固定3个圆柱形支柱,3个圆柱形支柱呈等边三角形三顶点形式分布,每个圆柱形支柱的一侧开有凹槽开口,滑道呈圆弧形,3条滑道连接于3个圆柱形支柱之间构成一个圆形,每条滑道的一端的高度等于圆柱形支柱的高度、另一端的高度与凹槽开口的底面高度相等使滑道顶面呈坡形,3个圆柱形支柱上各设置一个气囊,3个气囊的旋转臂共用一根中心转轴。
3.圆柱形支柱的顶面上设置PE板,所述滑槽开在PE板上,滑道一端的高度与圆柱形支柱上的PE板顶面的高度相等。
4.底座通过固定螺栓与岸壁固定,底座与岸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旋转的多层充气式码头护舷装置。本发明通过缓冲气囊组内3个气囊的层层作用达到多重吸能的效果,同时利用气囊的持续排气以及气囊的移动,大幅度减小弹性恢复阶段对船体产生的反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多层气囊的相互充气,突破了单个充气气囊的弹性极限,增加了护舷整体的吸能缓冲能力,增加了可靠泊船舶的最大许用压力。
本发明通过气囊的排气,以及气囊的移动,大幅度减小了气囊在弹性恢复阶段对靠泊船舶产生的反力,船舶最终比较平稳的靠泊于PE板。
本发明结构合理,造价低廉,方便维修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护舷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位护舷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缓冲气囊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8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