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面带有拐角的板类零件的侧面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7959.4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2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岩;刘新宇;刘春花;江昭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湖南南方宇航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高伟 |
地址: | 412002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面 带有 拐角 零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面带有拐角的板类零件的侧面加工方法,用摆线铣方式对至少一个所述板类零件的侧面进行粗加工。通过用摆线铣方式加工时等厚切削刀具负载稳定,降低刀具的磨损以及零件加工的残余应力,减少零件的应力集中,提高了加工表面质量;另外摆线铣的方式可以增加刀具切削时的冷却时间,提高刀具的冷却效果,延长刀具的寿命;不会拐角加工完成后形成的落料会弹起打到零件表面使零件形成凹坑或打断刀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侧面带有拐角的板类零件的侧面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3所示的像安装板这样的板类零件为航空发动机上的承重零件,要求零件侧面光滑,拐角处不能存在应力集中现象。
该零件毛坯为长方形板料,整个零件的侧面余量分布不均,其拐角处余量大,传统采用轮廓铣方式在加工拐角时由于刀具与零件的接触角变大而导致刀具负载突增,且拐角会存在应力集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面带有拐角的板类零件的侧面加工方法,用于减少加工零件应力集中,提高加工表面质量。
本发明一种侧面带有拐角的板类零件的侧面加工方法包括:
步骤1,将板类零件装夹到机床上;
步骤2,用摆线铣方式对至少一个所述板类零件的侧面进行粗铣;
步骤3,用轮廓铣或摆线铣的方式对所述板类零件的侧面进行精铣;
步骤4,成品验收。
由上,通过用摆线铣方式加工时等厚切削刀具负载稳定,降低刀具的磨损以及零件加工的残余应力,减少零件的应力集中,提高了加工表面质量;另外摆线铣的方式可以增加刀具切削时的冷却时间,提高刀具的冷却效果,延长刀具的寿命;不会拐角加工完成后形成的落料会弹起打到零件表面使零件形成凹坑或打断刀具。
较佳的,步骤2包括:
步骤21,分层将所述板类零件侧面的毛坯余量不均处铣削掉;
步骤22,对所述板类零件的整个侧面进行粗铣。
较佳的,步骤2中铣削时线速度为40~70m/min,每齿进给量为0.02~0.2mm,步进量为5%~7%的刀具直径,切削深度为1~2倍的刀具直径。
由上,采用如上的切削参数,用小直径刀具代替传统的大直径刀具、玉米铣刀等昂贵刀具,通过大切深、高进给实现高效率加工;
刀具不断刀,切削速度快,而且加工质量有保证。
较佳的,步骤2中铣削时线速度最佳为57m/min,每齿进给量最佳为0.07mm,步进量最佳为7%的刀具直径。
较佳的,步骤3中,轮廓铣时线速度为40~50m/min;每齿进给量为0.02~0.1mm。
较佳的,所用刀具为整体合金立铣刀,所述整体合金立铣刀的直径小于拐角直径。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板的装夹结构主视剖面图;
图2为安装板的装夹结构俯视图;
图3为安装板的俯视图;
图4为底板的主视剖面图;
图5为底板的俯视图;
图6为安装板用摆线铣方式加工的刀路图;
图7为安装板用轮廓铣方式加工的刀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湖南南方宇航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湖南南方宇航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79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