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西药颗粒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7682.5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8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申建宾;于子瑞;曹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0 | 分类号: | B01J2/00;B01J2/18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8 | 代理人: | 魏新培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西药 颗粒 成型 装置 | ||
一种西药颗粒成型装置;可以有效的提高颗粒生产的系统性,提高粉尘的使用效率,提高成粒质量以及效率;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筒体,筒体中心设有支撑筒,支撑筒内安装有螺旋绞龙,支撑筒上部设有转筒,筒体上部设有支杆,相邻的支杆之间连接有滤网,支撑筒上开设有开口,筒体侧壁上开设有出粒口,滤网的外侧边缘部位设有推杆,筒体上部设有下端开口的套筒,套筒的内侧端面上设有与推杆上下位置对应的凸轮,凸轮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形成环形结构,凸轮的最低点低于推杆最高点,支杆和滤网转动时会在推杆和凸轮的相互作用下上下振动;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粉尘原料通过内循环以及外循环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效率以及增加出粒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西药颗粒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药品生产中,西药大多为颗粒状,现在颗粒状的药品在生产时大多都是通过挤压成型,在挤压成形生产中,粉尘原料在使用过程中每次带出的量过多,需要后期大量的筛选工作,增加了工序的繁琐性,也有一些装置是通过离心效果进行造粒,但是这种结构仅靠离心效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西药颗粒成型装置;可以有效的提高颗粒生产的系统性,提高粉尘的使用效率,提高成粒质量以及效率。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筒体,筒体的下部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筒体的中心部位设有上下贯穿筒体的支撑筒,支撑筒内安装有置于筒体内部的螺旋绞龙,支撑筒的上部套设有可转动的转筒,筒体的上部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支杆,支杆的内侧一端滑动连接在转筒的外缘上,支杆可随转筒转动且可沿转筒上下滑动,支杆斜向布置且内侧高于外侧,多个支杆共同形成一个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每两个相邻的支杆之间连接有滤网,滤网的外侧一周与筒体内壁贴合布置,支撑筒置于滤网上方的侧壁和下方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且与筒体连通的开口,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出粒口,出粒口与滤网的最低点高度一致,滤网的外侧边缘部位设有两个关于支撑筒中心对称的推杆,推杆的上端贯穿筒体上端并置于筒体上部,筒体上部设有下端开口的套筒,套筒的内侧端面上设有与推杆上下位置对应的凸轮,凸轮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形成环形结构,凸轮的最低点低于推杆最高点,支杆和滤网转动时会在推杆和凸轮的相互作用下上下振动;
所述的螺旋绞龙的长度不小于支撑筒侧壁上的上下两个开口之间的距离,且支撑筒侧壁上的开口的位置均对正对绞龙的螺旋部位,支撑筒侧壁上部和支撑筒侧壁下部的开口在圆周部位分别圆周均布设有多个,滤网的最高点低于支撑筒侧壁上部开口的下端面;
所述的筒体的顶壁上设有多个圆周方向均布的喷嘴,两个相邻支杆之间滤网的面积大于两个相邻支杆之间的扇形面积。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可以有效的对粉尘进行成粒以及排粒,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粉尘原料通过内循环以及外循环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效率以及增加出粒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套筒和凸轮部位仰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筒体内部滤网上方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筒体环形通槽部位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支杆与转筒配合部位俯视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图1中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图4中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转筒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76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临床护理喂药装置
- 下一篇:不良地质段TBM通过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