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片孔边疲劳危险部位的判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87422.8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1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彭航;张彦军;赵天娇;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5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片孔边 疲劳 危险 部位 判别 方法 | ||
1.一种耳片孔边疲劳危险部位的判别方法,已知该耳片的结构参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耳片结构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建立有限元模型,在耳片孔中心建立局部柱坐标系;2)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对耳片结构施加边界条件以及载荷,得到该载荷下耳片结构在全局坐标系下的应力值;3)将耳片结构在全局坐标系中的应力值转换成柱坐标系下的切向应力值,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耳片孔边每个网格单元的切向应力;3)将耳片孔边的切向应力排序,应力值越大的网格单元所对应的耳片孔边,其开裂的可能性越大,根据切向应力值的大小,选择耳片孔最容易开裂的位置,该位置即为耳片孔边在该载荷条件下的疲劳危险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片孔边疲劳危险部位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将耳片孔边划分为不少于360个网格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片孔边疲劳危险部位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耳片孔边每个网格单元的切向应力是应力在孔壁上的切向分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片孔边疲劳危险部位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片包含直耳片、对称斜耳片以及非对称斜耳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74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