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响应性聚合物及纳米粒的制法及其在原花青素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6725.8 | 申请日: | 201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6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熊春华;钟贻馨;王小青;张建勇;姚兰英;陆海霞;姚彩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51/00 | 分类号: | C08F251/00;C08F222/38;C08B37/08;A23L33/105;A23P10/30;A61K9/51;A61K31/352;A61P9/00;A61P9/1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响 聚合物 纳米 制法 及其 花青素 中的 应用 | ||
1.双响应性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透明质酸-组氨酸接枝物的合成:
通过透明质酸的羧基与组氨酸的氨基进行酰胺反应,得到透明质酸—组氨酸接枝物;
2)、胱胺-透明质酸-组氨酸的合成:
将透明质酸—组氨酸接枝物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作为引发剂的过硫酸钾和作为交联剂的N’N-双丙烯酰胱胺,于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于50±5℃反应1±0.2 h;
反应所得物装入Mr=8,000~14,000D的透析袋中,于去离子水中透析22~26h,将位于透析袋中的截留液冷冻干燥,得到胱胺-透明质酸-组氨酸聚合物,所述胱胺-透明质酸-组氨酸聚合物为双响应性聚合物;
过硫酸钾:透明质酸—组氨酸接枝物=(5±0.5):1的质量比;
N’N-双丙烯酰胱胺:透明质酸—组氨酸接枝物=(1.2±0.1):1的质量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响应性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透明质酸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EDC、NHS后磁力搅拌混合1±0.2h,从而活化透明质酸的羧基;
透明质酸:EDC、NHS= 1:(1.2±0.1):(1.2±0.1)的摩尔比;
EDC: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
NHS:N-羟基琥珀酰亚胺;
S1.2、按照组氨酸:透明质酸=0.5~4:1的质量比,在S1.1所得物中加入组氨酸,磁力搅拌混合2±0.2h后,于20~60℃、200~400W超声处理20~60 min;
将所得的反应液装入Mr=8000~14000D的透析袋中,于去离子水中透析22~26h,将截留液进行冷冻干燥,得到透明质酸—组氨酸接枝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响应性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1中,每0.32 mmol透明质酸配用75±25ml的去离子水;
所述步骤2)中,每20 mg透明质酸—组氨酸接枝物配用20±5 mL去离子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双响应性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
组氨酸:透明质酸=3:1的质量比;
于50℃、250 W超声处理40 min。
5.双响应性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权利要求1所制备的胱胺-透明质酸-组氨酸聚合物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浓度为1±0.2 mg/mL的溶液;
将溶液于25±5℃磁力搅拌8±2小时,从而使得胱胺-透明质酸-组氨酸聚合物充分溶胀;再在冰浴的条件下,于140~200 W的超声功率超声6~15 min,得到双响应性聚合物纳米粒。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方法合成所得的双响应性聚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制备用于负载原花青素的纳米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花青素溶解于pH 6.5磷酸缓冲溶液中,配成1±0.2 mg/mL的原花青素溶液;
2)、将4 mg胱胺-透明质酸-组氨酸聚合物中加入至4 ±1mL去离子水,磁力搅拌8±2小时,然后加入原花青素溶液80~150μL,于冰浴条件下180±20W超声10±2min,得包埋有OPC的超声纳米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67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