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式控制方法、耳机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6365.1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1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肖明;李凌志;陆伟峰;朱荣昌;任权;邱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H04R1/10;H04W4/80;H04W8/00;H04W76/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关向兰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式 控制 方法 耳机 系统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式控制方法、耳机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模式控制方法应用于一耳机系统,所述耳机系统包括至少一耳机盒和至少一耳机,所述模式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耳机系统的状态信息;若所述状态信息符合第一预设规则,则检测所述耳机系统的通信连接状态;若所述通信连接状态符合第二预设规则,则触发预设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耳机盒和/或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终端根据所述预设控制指令进入对应预设模式,实现了耳机、耳机盒及目标终端之间的自动连接,简化了操作步骤,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牙耳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式控制方法、耳机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蓝牙耳机相比于传统耳机,轻巧便捷,因此目前蓝牙耳机越来越普及,然而目前阶段,用户将蓝牙耳机与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连接时,需先将蓝牙耳机拿出,之后打开手机,开启手机的蓝牙功能,并在手机接收到蓝牙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请求广播之后,点击该配对连接请求广播,以将蓝牙耳机与手机连接。然而若用户在行驶途中,或则用户无法使用双手的情况下,以上连接蓝牙耳机与移动终端的手动操控步骤过于繁琐,给用户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式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目前连接蓝牙耳机与移动终端的手动操控步骤过于繁琐,无法实现自动连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式控制方法,应用于一耳机系统,所述耳机系统包括至少一耳机盒和至少一耳机,包括以下步骤:
S10、检测所述耳机系统的状态信息;
S11、若所述状态信息符合第一预设规则,则检测所述耳机系统的通信连接状态;
S12、若所述通信连接状态符合第二预设规则,则触发预设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耳机盒和/或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终端根据所述预设控制指令进入对应预设模式。
优选地,所述耳机系统状态信息包括:耳机盒打开状态、耳机盒闭合状态、耳机取出状态以及耳机放入状态中的至少一个。
优选地,所述状态信息符合第一预设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耳机盒为打开状态、耳机取出状态。
优选地,所述通信连接状态符合第二预设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耳机盒与终端通信连接、所述耳机与终端通信连接。
优选地,若所述耳机盒与终端建立连接,且所述耳机与所述终端连接是断开状态,则触发第一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耳机盒和/或所述终端进入第一预设模式;
若所述耳机盒与终端建立连接,且所述耳机与所述终端连接是连接状态,则触发第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耳机和/或所述终端进入第二预设模式;
若所述耳机与终端建立连接,则触发第三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耳机盒和/或所述终端进入第三预设模式,或,使所述耳机盒与所述终端断开连接。
优选地,所述触发第一控制指令之前或同时或之后,检测所述耳机电量和/或所述终端电量;
若所述耳机电量和/或所述终端电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电量阈值,则触发第四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耳机与所述终端断开连接,和/或,以使所述耳机盒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
优选地,所述触发第二控制指令之前或同时或之后,检测所述耳机盒电量和/或所述终端电量;
若所述耳机盒电量和/或所述终端电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电量阈值,则触发第五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耳机盒与所述终端断开连接,和/或,以使所述耳机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模式控制方法,应用于一耳机系统,所述耳机系统包括至少一耳机盒,以及至少一耳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63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