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弹春亚纺面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6322.3 | 申请日: | 201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8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汤方明;沈建根;张元华;王小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56 | 分类号: | D03D15/56;D03D15/283;D01D5/253;D01D5/23;D01D10/02;D01F6/90;D01F1/10;D01F6/92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辛自豪 |
地址: | 21522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弹春亚纺 面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弹春亚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先分别制备远红外锦纶6FDY纤维和抗菌聚酯纤维,二者均是将熔体从喷丝板上的三叶形喷丝孔挤出后采用环吹风冷却,依照FDY工艺制得(制备远红外锦纶6FDY纤维时喷丝板上的同一三叶形喷丝孔的三叶中心线夹角不等,制备抗菌聚酯纤维时喷丝板上的同一三叶形喷丝孔的三叶不等长),再以70d远红外锦纶6FDY纤维为经纱原料,以100d抗菌聚酯纤维为纬纱原料,经喷水或喷气织机织造得到坯布后,进行软化、减量、染色和定型制得全弹春亚纺面料。本发明的一种全弹春亚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制得的全弹春亚纺面料兼具优良的保暖性、抗菌性、透气性和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全弹春亚纺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春亚纺面料是问世已久的老品种,但近年来盛泽地区的纺织界对其产品进行了改版,除了采用消光丝原料和织造工艺创新外,还在染整后处理工艺延伸,其密度增加,手感更趋软,功能更拓展。春亚纺面料最为常见品种有半弹春亚纺、全弹春亚纺、消光春亚纺等。
“全弹春亚纺”品种繁多,规格齐全,其中240T、300T,市场最为受宠,该面料经纬都采用涤纶DTY75D/72F(网络丝)交织,织物采用平变(1/2斜纹、1/3斜纹)纹理织造而成。织造工艺别具匠心,染整工艺应用“环保型”染色,促使布面外观、光泽等方面大有改观,产品染整后处理工艺延续,例如:涂PVC,PU、纺绒涂层、与其它面料的电绣、粉点复合、磨毛、轧光等,使全弹春亚纺的适用而更广,故市场销量逐年上升。但现有的全弹春亚纺面料大多弹性效果不佳,不能有效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容易导致春亚纺面料出现损坏的现象,此外,现有全弹春亚纺面料的透气性也不够好,这些使得使用者对春亚纺面料的体验感大大降低。
因此,研究一种弹性较佳、透气性较好的全弹春亚纺的制备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弹春亚纺面料的制备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全弹春亚纺面料弹性和透气性不够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全弹春亚纺面料的制备方法,以70d远红外锦纶6FDY纤维为经纱原料,以100d抗菌聚酯纤维为纬纱原料,经喷水或喷气织机织造得到坯布后,进行软化、减量、染色和定型制得全弹春亚纺面料;
经纱是由远红外锦纶6FDY纤维经热处理和加捻制得的;纬纱是由抗菌聚酯纤维经热处理和加捻制得的;
远红外锦纶6FDY纤维的制备过程为:
将聚酰胺熔体从喷丝板上的三叶形喷丝孔挤出后采用环吹风冷却,依照FDY工艺制得FDY丝,即得远红外锦纶6FDY纤维;
聚酰胺熔体中分散有1.3~1.8wt%的氧化锆;
同一三叶形喷丝孔的三叶中心线的夹角之比为1.0:1.0~1.5:3~3.5,三叶的长度和宽度相同且长度与宽度之比为2.5~3.5:1;不同三叶形喷丝孔的三叶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所有的三叶形喷丝孔呈同心圆分布,各三叶形喷丝孔的最小夹角与最大夹角之间的叶(当存在两个相同的最小夹角时,以其中任一个与最大夹角之间的叶为准)的中心线通过圆心,且指向背离圆心;
抗菌聚酯纤维的制备过程为:
将抗菌聚酯熔体从喷丝板上的三叶形喷丝孔挤出后采用环吹风冷却,依照FDY工艺制得FDY丝,即得抗菌聚酯纤维;
抗菌聚酯主要由聚酯以及分散在其中的抗菌剂组成,抗菌剂为银系抗菌剂,银离子的含量为100~300ppm;
同一三叶形喷丝孔的三叶的长度之比为1.0:1.5~2.5:1.5~2.5,三叶的宽度相同,最短叶的长度与宽度之比为2.5~3.5:1,相邻两叶的中心线的夹角为120°;不同三叶形喷丝孔的三叶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63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