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5562.1 | 申请日: | 201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4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崔日俊;李国敏;胡亚夫;刘小龙;李虹;王松建;高鹏程;余传平;曾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格林德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 | 分类号: | H01M10/05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336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固态 电解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复合固态电解质是由聚合物、无机固态电解质、锂盐以及添加剂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制备均匀透明的聚合物溶液,然后制备无机固态电解质/锂盐/聚合物混合分散液,最后聚多巴胺加入混合分散液中涂覆成膜得到复合固态电解质。本发明在固态电解质中添加聚多巴胺,利用聚多巴胺在固态电解质中自聚合,发生交联反应,提高固态电解质膜的机械性能,同时聚多巴胺可与聚合物之间形成氢键降低聚合物的结晶度,提高其室温离子电导率,此外聚多巴胺的加入提高了电解质膜的亲水性,有效地提高固态电解质膜与电极的界面相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态电解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锂离子电池生产商不断的追求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安全问题一直制约着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如今,所采用的商用锂离子电池使用了易燃的有机电解质及有机溶剂,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导致电动汽车发生火灾,因此用不可燃的无机、陶瓷固体电解质取代有机电解质,组装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有望最终解决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并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目前对于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主要有三个类别:一是有机聚合物电解质,二是无机固体电解质,三是有机聚合物与无机固体电解质复合而成的复合电解质。有机聚合物电解质的电池易加工,可基本沿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工艺,但是室温电导率低;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较高,但是材料成本较高,且电池工艺复杂,需要开发很多全新的电池生产设备,导致成本进一步升高;复合电解质膜具备有机聚合物电解质的易加工性能,并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室温电导率,但是存在机械强度差导致膜容易破裂造成电池短路、与正负极界面相容性较差导致电池内阻较高、循环性能差的缺点,且室温电导率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上述问题,急需开发一种新的固态电解质以满足现阶段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改善固态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及电极/固态电解质膜界面相容性,同时提高固态电解质膜的机械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复合固态电解质是由聚合物、无机固态电解质、锂盐以及添加剂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合物加入至二甲基甲酰胺/丙酮复合溶剂中,室温下搅拌1~10h,得到均匀透明的溶液;
(2)取当量的无机固态电解质加入至上述均匀透明的溶液中,分散均匀后加入当量的锂盐继续搅拌;
(3)将添加剂加入至步骤(2)中,pH调节至8~9,搅拌1~5h,然后涂敷在玻璃板上,置于50℃真空环境下烘干,得到复合固态电解质。
所述的聚合物、无机固态电解质、锂盐以及添加剂重量比为20~70%︰10~50%︰5~20%︰0.1~10%。优选地,所述的聚合物、无机固态电解质、锂盐以及添加剂重量比为40~70%︰10~30%︰5~15%︰0.5~5%。
所述的聚合物为聚氧乙烯、聚甲基丙烯酰胺、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的聚合物为聚氧乙烯、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无机固态电解质为锂镧钛氧、锂镧锆氧和钽掺杂的锂镧锆氧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的无机固态电解质为钽掺杂的锂镧锆氧。
所述的锂盐为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二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四氟硼酸锂、二草酸硼酸锂、高氯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的锂盐为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二氟甲基磺酰亚胺锂、高氯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添加剂为聚多巴胺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的添加剂为聚多巴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格林德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格林德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5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