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丝线加工防断裂过线轮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85409.9 | 申请日: | 2019-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2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工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1/14 | 分类号: | B21C1/14;B21C1/12;B21C9/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王春云 |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丝线 加工 断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丝线加工防断裂过线轮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块竖板,两块竖板相对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两根伸缩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往复运动的移动机构,移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转换支架,两个转换支架之间设有过线轮,过线轮正下方的移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降温机构,两块竖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的前端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移动机构相啮合,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吸气管,吸气管与第一降温机构的进气端连通设置。本发明不仅具有防止金属丝断裂的功能,而且还能具有一定的降温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丝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丝线加工防断裂过线轮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逐步提高,制造业对各种金属丝线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目前,本领域常用的金属丝线加工设备有拉丝机、中拉机等。拉丝机广泛应用于钢丝、制绳丝、预应力钢丝、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的生产和预加工处理。拉丝机是为了把由钢材生产厂家生产运输至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线材或棒材经过拉丝机的拉拔处理,使线材或棒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因此拉丝机对线材或棒材的预处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当拉丝机将金属丝线拉拔成型后,需要用到过线轮来收卷金属丝线。
而传统的过线轮组收卷丝线时,丝线的晃动不仅会使得其容易断裂,而且摩擦产热也会影响其质量,也会容易导致断裂,现有的过线轮不具有降温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金属丝线加工防断裂过线轮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丝线加工防断裂过线轮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块竖板,两块所述竖板相对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两根所述伸缩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往复运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转换支架,两个所述转换支架之间设有过线轮,所述过线轮正下方的移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降温机构,两块所述竖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前端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移动机构相啮合,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与第一降温机构的进气端连通设置,所述吸气管内设有吸气机构,所述吸气机构位于吸气管外的一端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吸气管上连通设置有用于驱动电机的第二降温机构,所述第二降温机构的出气端固定设置于底座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移动板下端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与传动机构啮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降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移动板上端的降温箱,所述降温箱的顶面设有多个降温孔,所述降温箱的侧壁连通设置有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的进气端与吸气管连通设置。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横板前端侧壁上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不完全齿轮和第一皮带轮,所述不完全齿轮与第一齿条或第二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皮带轮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端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与吸气机构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吸气机构包括转动贯穿设有吸气管设置的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位于吸气管外的部分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四皮带轮与第三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位于吸气管内的部分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风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工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工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54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